网站首页
手机版

韦编三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更新时间:2022-04-10 19:03:56作者:佚名

韦编三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讲述的道理:一是学习要勤奋;二是学习要用心;三是重复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韦编三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含褒义。

韦编三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在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境清贫,无法像富家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热爱学习,便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自十五岁开始勤学苦读,由于没有人教,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向所有懂点知识的人请教。他曾请教过当官的人,也曾请教过寻常老百姓;曾向白发苍苍的老人请教过,也曾向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请教过。孔子一心向学,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了。

韦编三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成了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干后,才在上面写字,人们称之为“竹简”。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最多写几十个,少则写八九个。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称为“韦编”。一部书的完成,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经》这样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所以相当沉重。

韦编三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韦编三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易经》这部古书,是比较难读懂的,孔子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读到了如此地步,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把《易经》的文字与内容理解清楚了。”

为您推荐

侯怎么组词 侯怎么组词组

1、侯怎么组词:(1)万户侯、侯门、王侯、夏侯、五侯蜡烛、酇侯、侯甸、都乡侯、诸侯王。(2)马上封侯、留侯、故侯、素侯、君侯、侯家、七贵五侯、亭侯、侯伯。(3)藩侯、武侯、邺侯、武侯祠、富埒王侯、狗续侯冠、谈笑封侯、五侯

2023-04-12 16:21

们怎么组词(悠怎么组词)

1、们怎么组词:(1)她们、我们、人们、它们、爷们、咱们、娘儿们、爷儿们、姐儿们。(2)他们、哥们、老娘们儿、娘们儿、小娘们、谁们、吾们、恁们、姐们儿。(3)老娘们、同志们、阿们、娘们、爷们儿、你们、公们俩、姐们、筒子们

2023-04-12 16:20

娬怎么读 娬怎么读拼音pⅰη9

1、娬怎么读:娬拼音:[wǔ] 。2、娬释义:娬,汉字,读音 wǔ,,古同“妩”指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3、娬字部首: 女,娬字笔顺: 53111212154,娬字笔画: 11画,娬字五笔字根: VGAH,结构:左右

2023-04-12 16:20

那怎么组词(那怎么组词怎么写)

1、那怎么组词:(1)那么、那样、那个、那块、那儿、那里、那边、一刹那、那会儿、那哼。(2)那摩温、那达慕、那阵儿、那么点儿、刹那间、那咱、那竖、安那般那。(3)腾那、阿那含、逾缮那、摩诃至那、那得、那就、一刹那间、那咱

2023-04-12 16:15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孙悟空的8个性格特点

1、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孙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却没有拂袖离去。2、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在看到百姓受灾受难的时候,孙悟空会设身处地的解救人们脱离水深火热的处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来佛祖。3、

2023-04-12 11:18

2023南阳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条件(南阳社工证报考条件)

2023南阳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时间为4月13日至4月20日,报名入口为中国人事考试网,具体报名条件见正文。

2023-04-12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