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吗?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吗

更新时间:2023-12-30 07:41:37作者:未知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吗?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吗

1、“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运用了典故。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2、“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本文标签: 运用  典故  浮云  

为您推荐

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有哪些

1、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它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开启了党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产生深远影响,作出了历史贡献。2、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

2024-01-19 13:25

铁杵成针古文原文及译文(铁杵成针古文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1、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2、译文: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

2024-01-19 13:25

南昌起义的启示 南昌起义的启示感悟

1、启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竖起了一面鲜红的革命武装斗争旗帜,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和体现了中国共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标志着中国共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八

2024-01-19 13:25

南昌起义的内容(南昌起义的内容及影响)

1、南昌起义是指中国共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屠杀共党人和革命群众之举于1927年8月1日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0位元帅中的8位、10位大将中的6位从南昌起义的队伍中走出。2、南昌起

2024-01-19 13:25

2024重庆大足寒假公益托管班报名时间+报名方式+收费标准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满足广大家长需求,提升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服务水平,助力缓解中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团区委将在2024年寒假期间开展假期托管公益服务,依托青少年宫阵地资源,开展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综合实践等服务。

2024-01-19 12:22

苏州大寒假开放日是哪一天 苏州大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苏州大寒假开放日是1月20日至2月20日(开放时间8:00-16:00),采用网上限额预约方式。

2024-01-19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