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6-04 22:57:26作者:admin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出现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而有些患者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后出现反复发烧的现象,那该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处理方法-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发烧,并有以下几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1.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及时就医;

2.发烧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屎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烧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烧引起抽搐的宝宝;

5.发烧并发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活动差,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烧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最快的退烧方法-物理降温

敷贴疗法

1.绿豆100克,鸡蛋数个,将绿豆磨成粉,炒热,加蛋清调匀,捏成小饼,贴在胸前。不满周岁的宝宝贴10分钟即可,周岁以上可逐渐增加时间,3岁以上的宝宝可贴30分钟。

2.用头发蘸蛋清反复涂发热宝宝的足底,手心,肚脐周围及胸、背部,擦时要反复擦,以保证体表蛋清不凝固为好,15分钟为宜,涂擦完毕后,用干净毛巾擦拭干净,体温即刻降至正常。

冰块(水)降温法

1.将小冰块加少量冷水放入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中,外边用布包好,将冰袋按平,放在患儿头枕部。

2.用毛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后拧成半干,叠成长方形,将毛巾放在患儿的头上,可用两块毛巾交替使用。高热时还可以放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

注意:如果用冷水、冰袋冷敷,孩子会嫌太凉不可能忍受,可将每次的冷敷时间间隔几分钟再进行。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病儿的一-般状态,通常体温降到38°C即可。如出现皮肤发花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物理降温。并注意避风,不要让孩子着凉。

擦浴疗法

1.大人洗净手,用手或手裹干净纱布,蘸30%~ 50%的酒精(如果无酒精也可用60°白酒代替,一份白酒掺半份水),擦病儿的四肢和背部,一-般3~5分钟,用力要适度,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会随酒精蒸发而扩散。注意,本法适用于体温在40C以上体质较好,且无汗的患者,新生儿禁用此法。开始或擦完后都要注意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2.用35C左右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擦浴手心、足心、肘窝、腋窝、胭窝、大腿根部、颈部、后背等处。每擦完一遍, 待皮肤上的水蒸发干后,再擦第二遍,如此反复数遍,直至体温下降,擦完后穿衣、盖被,以免受凉。

3.用风油精1毫升,加30毫升水,擦浴患儿上、下肢两侧,背部,腋下,腹股沟及四肢关节屈侧,边擦边揉,约10分钟,然后再间隔15分钟进行第二次擦浴。此法很安全,疗效优于酒精擦浴,无体温不升等副作用。但要注意在操作时避免药液接触孩子的面部(眼睛、嘴巴、鼻孔等)及会阴部,避免局部受到刺激,并且要密切观注孩子的皮肤颜色、呼吸及脉搏等,发现异常应停止此法降温,及时送往医生进行处理。

刮痧疗法

用瓷汤匙蘸水在背部上下刮,以刮出紫红痧为度。发热病人,轻轻一刮,即可刮出痧点,痧点呈紫红色,粒大,密布。而正常人刮痧出痧慢,需重刮几次才可出现浅淡、稀疏、粒小的痧点。二者截然不同。施刮者应该注意鉴别。

刮痧疗法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物理疗法,刮痧疗法目的在于通过疏通俞穴,达到调和内脏气血、阴阳之功能,对于感染性发热,疗效很好,可作辅助治疗。

足浴疗法

准备两个较大的洗脸盆,其中一个盆内倒入42*C左右的温水,另一个盆内倒入15°C~ 16C的冷水,水量以能淹没脚踝为限。洗净患儿的双脚浸入温水盆内1分钟,然后再浸入冷水盆内1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反复三次,以温水浴开始,以冷水浴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盆内的温水要不断的加热水, 保持在42*C~43C。结束时,要迅速擦干脚,穿上袜子,以免着凉,此法适用于小儿发热初期的治疗。

最常见的退烧方法-食疗退烧

荷叶饮

功效:具有解暑清热、养阴醒胃的作用。可每天当饮料喝。

制法:鲜荷叶1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

冬瓜荷叶汤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可饮汤食瓜两次。

制法:冬瓜500克,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

叶加盐调味即可。

葛根粥

功效:具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

制法:鲜葛根40克,洗净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最安全的退烧方法-小儿推拿退烧

第1步清天河水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时,不可反向操作!

第2步退六腑5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3步清肺经500次

位置:在无名指未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4步推天柱骨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

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要领:用力宜柔和均

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按揉合谷穴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劳宫1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最简单的退烧方法-简易方退烧

银花青叶汤。

材料:金银花15克,大青叶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和大青叶放入适量水中煎煮5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凉温后调入适量蜂蜜饮下。

藿香正气水贴肚脐。

材料:藿香正气水一支,棉球一个。

做法: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入睡时放在肚脐上并固定住,第二天取下。

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

口服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如果是新生儿,由于有很多的宝宝不爱吃奶或辅助食品。这时,应该避免食用对溃疡有刺激性的和粗糙的食物,而应该给宝宝吃刺激性小的食物。

避免交叉感染

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让患儿充分休息,不要去幼儿园或学前班等,避免交叉感染。

多喝水

其次要让患儿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的疼痛。

检测患儿体温

另外要注意患儿的发热情况,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在39C度以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疱疹性咽峡炎及咽结合膜热均为自限性疾病,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他并发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

为您推荐

两岁宝宝肾虚出汗怎么办 两岁宝宝身体虚盗汗怎么调

  宝宝在睡眠中出汗,在医学上被称为“盗汗”。有盗汗症状的人,在睡着后汗出异常,但是醒过来后就不会出汗了。有的说孩子出汗是正常的,有的说

2023-04-12 11:34

小孩肾虚不长个怎么办(小孩肾虚咋办)

  肾虚是很多男性朋友都比较害怕听到的一个词语。当是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孩子会出现肾虚的情况。所以这就耽误了很多孩子的肾虚的治疗。有些家长有些相关的医学知识,知道

2023-04-12 11:32

哪些民间小偏方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偏方治过敏性鼻炎的怎么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鼻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是比较巨大的,因此民间也流传着很多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小偏方。那么,哪些民间小偏方可治疗过敏性鼻炎呢?针对

2023-04-12 10:37

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有哪些呢 治过敏性鼻炎有哪几种方法

  过敏性鼻炎是否让人听着就觉得毛骨悚然,为什么小编会用毛骨悚然来形容过敏性鼻炎呢?以为一旦患者出现的鼻塞、流鼻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真的使人觉得万分痛苦,而且还会

2023-04-12 10:36

高血压疾病比较容易青睐哪些人群呢(高血压易患人群)

  高血压疾病比较容易青睐哪些人群呢?一提到高血压,想必大家应该对此疾病都不觉得陌生吧,这种疾病属于心血管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尤其是在我国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呈现

2023-04-12 10:33

高血压疾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治疗呢(高血压如何自我管理)

  高血压疾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治疗呢?高血压在我国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科疾病。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如今人们对于心血管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了。发生高血压后,除

2023-04-12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