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温州鹿城区江心屿景区简介(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景区管理处)

更新时间:2022-10-16 00:45:30作者:未知

温州鹿城区江心屿景区简介(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景区管理处)

  温州鹿城・江心屿景区简介

  图虫创意-1195302103062151177

  全年开放时间(供参考):08:00-22:00

  建议游玩时长:3-4小时

  官方电话:0577-88201193,0577-88201281

  地点: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望江东路119号

  温州文旅局预约入园入口(支付宝扫码预约预订):

  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横卧在温州市鹿城区北面瓯江之中。景区占地面积为1070亩。其盛名从南北朝至今已有1570多年,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江心屿自然风光秀丽,古树名木苍翠蓊郁,亭台点缀,桥榭相映,历来被誉为“瓯江蓬莱”。

  主要景点有江心寺、东西双塔、宋文信国公祠、澄鲜阁、浩然楼等。流传数百年的江心十景,如罗浮雪影、瓯江月色、春城烟雨、海淀朝霞、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海眼泉香、塔院筠风引来无数文人贤士登临题咏,留下墨宝数千,故又有“中国诗之岛”,“世界古航标”之美誉。

  景区特色景点简介

  东西双塔

  不游东西双塔,怎能说自己去过江心屿呢?经悠悠岁月雕琢的两塔遥相辉映,艺术风韵和航标价值兼具,是每个温州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身主体完整,造型精致,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实乃六面七层。但因近代列强的侵略破坏,东塔塔顶、飞檐翘角、塔内走廊及佛经文物多被毁坏盗走,仅仅留下了中空无顶的塔身。然而相较于西塔,东塔虽无檐,但却“绿荫成顶”。多棵榕树根垂塔中,一片葱茏。

  回首历史,思望当下。或许正是西塔的完美和东塔的残缺,才成就了江心屿的独一无二。

  江心寺

  江心寺位于屿中东西双塔之间,临江而立,极富盛名。庙宇宏伟,造型优美的它,被宋宁宗时列为禅宗“五山十刹”之一。

  据《温州府志》记载:孤屿原为二岛,东西对峙,中贯川流,期间有龙潭,深幻莫测。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奉诏而来的蜀僧清了,率众抛石填塞中川,二屿合而为一,并兴建中川寺。

  在一派江心屿的传世诗句中,描写江心寺的诗篇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里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途经此地所作《北归宿中川寺》的满腔爱国热血,有南宋徐照“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的盛景纪实,也有清代袁枚“伤心文信国,曾把国殇招。”寄情于景的哀思。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寺院山门前传为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叠字联

  此联用词奇特,别出心裁,几种读法,含义深远,构成意境。利用汉字中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巧妙地写下这副名传千载的绝妙佳联。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由瞻仰广场、纪念碑、陈列馆三个部分组成。纪念馆为了告慰先烈,教育后人,于1956年建立,如今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温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红十三军和挺进师两个纪念碑耸立在同一个碑座上,碑高15米,碑座两侧分别为反映红十三军《风起云涌》和挺进师《胜利转移》革命英雄形象的浮雕。

  陈列馆为二层歇山顶仿古建筑,屋面采用琉璃瓦,二楼设环形走廊,展厅内展出了谢文锦、刘英、金贯真等120名浙南革命烈士的事迹、史料、遗物等。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靠近江心西塔,系古庭院建筑,占地1880平方米,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温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展厅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4部分15个专题,共展出图片300多幅,并运用场景复原、半景画、幻影成像、悬浮成像等现代展陈手段,生动展现浙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史。

  宋文信国公祠

  宋文信国公祠位于江心屿东首,是崇祀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纪念性建筑,属于浙江省第二批文保单位。

  建筑创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后经多次扩充、重修,现祠为晚清建筑。祠中塑有文天祥坐像,旁边墙的六幅壁画,生动描绘了文天祥从平江抗元到英勇就义的后半生。回廊四壁镶嵌《正气歌》《北归宿中川寺》《江心寺》《过零丁洋》四方文天祥石碑,还有张宗祥、沙孟海、方介堪、启功、夏承焘、陆俨少、潘受、谭建丞等名家楹联碑刻。

  谢公亭

  最早发现江心屿得天独厚之自然景观者,当属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在温一年间,游遍山水,写下《登江中孤屿》一诗。在今日的江心屿上仍有不少他留下的印记。

  谢公亭就是其中一处。 西邻西塔,东临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西峰下的这里,相传为谢灵运观江处,后人建亭纪念。

  澄鲜阁

  澄鲜阁创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是江心屿上较早的风景园林式建筑。

  万历十九年(1591年)王叔杲重修时,取谢灵运所作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诗句,易名澄鲜阁。现楼系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三间两层硬山顶木构建筑。二楼挂有“澄鲜阁”匾额,由著名书法家、书法鉴赏家谢稚柳所题。1981年澄鲜阁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浩然楼

  同是与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记得来看看取名《正气歌》中“于人曰浩然”的浩然楼 。

  浩然楼在江心屿文天祥祠东首,临江面城,肇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楼原址在文天祥祠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建移今址。1981年该楼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楼系三间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造型雅致。大堂宽畅舒适,栏杆围置,是静听潮韵、饮酒吟诗的绝妙地方。伫立楼头,眺过鹿城,俯瞰蜃江,如画风景,尽收眼底,故楼上中间悬有“江城如画”匾额,及清乾隆学使李芝令撰的名联“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扬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樟抱榕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前临江靠堤处,有樟树榕树合抱的连理树,距今有800余年历史。其中樟树有1300余年树龄,苍劲蓬勃,常年枝叶葱绿,二树相交相生,盘根错节,共兴共荣,故又有“爱情树”之称。

  江心十景

  “孤屿十景”首次收录于清嘉庆年间的《孤屿志》,分别为春城烟雨、塔院筠风、瓯江月色、罗浮雪影、海淀朝霞、翠微残照、孟楼潮韵、海眼泉香、沙汀渔火、远浦归帆。

  说的是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江心屿坐拥不同角度的风景。春天看烟雨,冬天看雪影,早上赏朝霞,晚上观月色。孟楼听潮韵,海眼品泉香。

  并有清末温州籍文学大家林启亨的10首五言律诗流传至今。

  《春城烟雨》

  是烟复是雨,东风不可束。

  一夜霏空濛,染出城头绿。

  《塔院筠风》

  结夏绿筠阴,南熏披袂快。

  人间烦暑多,此是清凉界。

  《瓯江月色》

  秋色晚萧森,莲花漏欲沉。

  偶因间水月,一为证禅心。

  《罗浮雪影》

  雪中望罗浮,玉峰峩峩起。

  不如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孟楼潮韵》

  潮音漱石根,琅琅小楼上。

  一笑顾老僧,何如渔山唱。

  《海淀朝霞》

  殿角水禽啼,曙色扶桑东。

  飞霞捧日驭,亦作玛瑙红。

  《远浦归帆》

  江路夕阳明,归帆遥可数。

  五两折轻风,欲近上戍浦。

  《沙汀渔火》

  衲子入定来,斋堂钟磬罢。

  惟有渔舟灯,几点汀州夜。

  《海眼泉香》

  携钵汲寒泉,试将松火煎。

  自从谒赵州,不参五味禅。

  《翠微残照》

  倦鸟渡江回,西山夕照催。

  却看一双塔,偃卧在苍苔。

  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现为温州近代开埠史馆,位于江心屿东塔山麓。

  1894年在东峰西南麓兴造三层西式楼房一座为领事馆,建筑面积409平方米。次年,又在东首建造三间两层楼房作为巡捕房。两楼既有欧洲建筑遗风,又有文艺复兴时期民间建筑艺术韵味。

  2019年,在江心屿改造计划中,英国驻温州领事馆经过了一番“美容”,重新焕活生机。

  2号楼经改造后,新设置有老影片放映室、融合温州地方特色的拍照点等展区,集中展示了温州地域文化。

  3号楼建于1956年,改造后的3号楼以山水诗词为主题,将江心屿的山水诗文化通过创意布展的形式向游客展示。

  共青湖

  共青湖是由1986年温州人民政府号召全市的共青团员共同挖掘的人工湖。它的建成使江心屿成为了一处“江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有园,园中有山”的风景名胜地。

  共青湖静谧地躺在江心屿上,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周围的美艳之景。沿湖走去,一路成排高大的榕树与你结伴而行,亭台楼阁玲珑通透,九曲桥似玉带浮水……不用刻意觅寻,随处皆是美景。

  江心屿灯光秀

  夜晚的江心屿,灯光旖旎,宛若一颗夜明珠点亮了夜色中的瓯江。星空为幕,彩灯作笔,在光与影的结合中,瓯江畔展现梦中的美景……

  江心屿灯光秀利用现代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结合文化表演,演绎表现瓯越风俗、佛文化、诗文化、名人事迹、史记与传说以及江心屿的演变,使瓯江之夜更加光彩艳丽,打造美丽的“夜温州”形象,以充分展示城市魅力。

  江心屿灯光秀时间(供参考)

  工作日 20:10

  周末 19:10 / 20:10节假日 19:10 / 20:10 / 21:10

本文标签: 江心  温州  瓯江  温州市  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