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血脉不通的症状 胳膊血脉不通的症状

更新时间:2022-07-16 19:33:04作者:admin

血脉不通的症状 胳膊血脉不通的症状

中医认为,气血是生命的动力,内脏都要靠气来推动,血来营养。“气为血帅”,气正常,推动血运行。但如果气虚血液运行迟缓,就容易发生血脉不通,也会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

头发无光泽

“发为血之余”,气血旺盛,则毛发生长浓密润泽;反之精枯血衰,则头发早白易脱。因此白发或脱发,都与血虚有关。

眼睛早花

“眼睛”和“血”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涉及到中医当中有关脏腑的一个重要概念——“肝主藏血”。

五脏与五官相对应,而眼睛对应的正是肝脏,正所谓“肝主藏血”,“目得血而能视”。中医有“久视伤血”的说法,人长时间用眼,不仅会造成双眼疲劳,视觉能力下降,还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

下肢无力发凉

如果手脚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脚冰冷,表示气血不足。年轻人特别是女性四肢手脚冰凉,一般是因瘀血阻络、经络不通导致阳气受阻。

听力耳鸣

气血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就会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以及各种病症。

红枣木耳汤

食材:10克的黑木耳,3片姜,5枚红枣。

制作方法

1、以上食材加上6碗水,一起倒入煮锅里。

2、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许食盐即食,每天吃一次。

注意:

不要和海鲜一起吃,否则容易腰腹疼痛;红枣吃多了会腹胀,所以不可多吃每次食用不超过10枚

通血管、养五脏:一碗汤蕴含养生大价值

这碗红枣木耳汤效果为什么那么好呢?

黑木耳血管清道夫

1、黑木耳作为药物,不腻不躁,可常服久用,可养血益胃、降血糖、抗冠状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2、黑木耳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三高人群,被誉为“血管清道夫”是实至名归”。

红枣天然维生素丸

1、红枣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

2、据《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记载:“枣具有益气养肾、补血养颜、补肝降压、安神壮阳、治虚劳损之功效。”故红枣是极佳的营养滋补品。

生姜刺激心脏和血管

常吃生姜最有益于心血管病人的康复,它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这红枣木耳汤,不但对心脑血管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五脏都有补益。

黑木耳色黑补肾,质柔软,能软化血管养心。又因为它是从腐烂的木头上长出来的,为阴中之阳,故又有润肺补肺的功效。

由于木耳乃木头之上生长,其禀赋性甚厚,故可养肝木,助肝排毒降浊。

加上生姜与大枣,可调和营卫,补益脾胃。如果是年老体弱之人,还可在木耳汤中适当加约10克的黄芪。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蜂蜜小麻花的做法(蜂蜜小麻花的家常做法)

1、低筋面粉100克,黄油20克,蜂蜜30克,鸡蛋液20克,糖粉15克,泡打粉1克。2、黄油软化,加入糖粉、蜂蜜搅拌均匀。3、分次加入鸡蛋液,每次搅拌均匀再加入下一次。4、加入提前过筛并混合好的低粉和泡打粉。5、用刮刀搅

2023-04-12 16:59

竹筒饭的家常做法(竹筒饭的家常做法,好吃)

1、准备材料:山栏香米750克、青竹筒1节。2、取竹(要嫩竹,两端留节)1节,在竹节一端打洞(直径1.5厘米的圆眼)。3、将大米淘洗后,从洞孔装进竹筒内,加入清水750毫升,放在火堆上烧烤,视竹筒孔冒热气,简中水烧沸后,

2023-04-12 16:58

酱焖扁豆(酱焖扁豆的做法)

1、食材:宽扁豆450克、五花肉150克、香辣酱20克、黄酱10克、鲜酱油10克、鸡粉2克、葱花20克、姜末15克、八角2克、黄酒10克、花生油15克。2、先切宽扁豆,五花肉。3、先把香辣酱、黄酱、鲜酱油混合。4、放入少

2023-04-12 16:57

黄豆酱焖鱼块(黄豆酱焖鱼块的做法)

1、主料:鱼块600克2、辅料:植物油50克,黄豆酱100克,红椒丝10-20克,大料2克,白糖5克,味精1克,水淀粉25克,蒜共计50克,料酒5克,醋5克。3、制法:鱼块洗净,将油烧热后放入蒜和黄豆酱、大料,待出香味后

2023-04-12 16:57

清蒸香菇猪肉丸(清蒸香菇猪肉丸子的做法)

1、食材:猪绞肉(706克、白萝卜(1只)、干香菇(6小朵)、葱(1支)、枸杞(1汤匙) 腌料:料酒(1/2汤匙)、鸡粉(1/2汤匙)、白胡椒粉(1/6汤匙)、生粉(2汤匙)、麻油(1/2汤匙)、盐(1/3汤匙);调料:

2023-04-12 16:55

干煸牛腩(干煸牛腩的做法大全)

1、将牛腩肉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煮至断生,捞出。 、2、沥水后的牛肉切成小方块,每块重约20克。3、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放入蒜、姜、豆瓣酱爆香,下牛腩略煸,煮黄酒,加二汤、老抽、生抽、精盐、白糖、八角末、陈皮末,煮约2分

2023-04-12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