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和蔬菜

更新时间:2022-07-24 03:26:43作者:admin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和蔬菜

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其实它是非常脆弱的,肝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病。养肝护肝要从饮食开始,最伤肝的5类食物,了解之后就别吃了。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

1、酒精

都说酗酒伤身,其实伤害的就是肝脏,酒精对肝脏的损耗非常大。不是说酒不能喝,而是要适量,千万不能让肝脏超负荷。不过对于肝病患者,一定要远离酒精。

2、防腐剂

方便面,香肠等食物一般都可以加防腐剂,含有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食品经常食用可以使肝脏新陈代谢排毒,增加我们肝脏的负担,所以最好少吃,因为吃进去的都是毒素,这会加大肝脏的解毒工作,如果超负荷的话会引发损伤。

3、含亚硝酸盐食品

亚硝酸盐会在胃里合成亚硝胺,可能会变成化学致癌物,而发肝癌,像泡菜咸鱼之类的,还是尽量少吃。含亚硝酸盐最多的食物,包括:刚作的腌菜、久置凉拌菜、久煮火锅汤等。

4、高糖分食物

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将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从而诱发脂肪肝。所以,像巧克力蛋糕之类的甜品,一定不要多吃。

5、霉变的食物

专家们发现,像花生和玉米等霉变食物会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毒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肝脏中具有很强的侵袭性。 其毒性可引起肝细胞坏死,甚至引起或诱发肝癌,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肝不好喝什么茶对肝好

1、决明子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惊,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决明子泡水喝还有清肝泻火、减肥、排毒排油等作用。肝不好,喝一杯效果最好。

做法:决明子10克,白菊花5克,金银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有清肝明目,解毒的作用。适宜于糖尿病伴口干、口苦、头痛、眼红肿疼痛、眼分泌物多、便秘等有内火的患者;也适宜于上班族,有降火、增加肠胃蠕动、改善习惯性便秘的疗效。

2、蒲公英

蒲公英通肝经,祛火,消炎,有保护肝脏和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消除肝脏积累的毒素,对于肝脏修复能力也是非常好的。对于慢性肝炎的人如果服用三年生以上的蒲公英茶,辅助治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养肝也不妨吃些蒲公英也极具疗效。

3、枸杞子

枸杞含有的多糖对于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促进肝损伤的修复。专家在进行枸杞抗实验性高血脂肝量效关系和毒性的研究发现枸杞能够有效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且有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做法:枸杞子10克用热水冲泡饮用,可代水饮用。

功效: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枸杞同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日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所造成的眼睛疲劳等症状,枸杞泡水饮用可以滋阴明目。

为您推荐

蜂蜜小麻花的做法(蜂蜜小麻花的家常做法)

1、低筋面粉100克,黄油20克,蜂蜜30克,鸡蛋液20克,糖粉15克,泡打粉1克。2、黄油软化,加入糖粉、蜂蜜搅拌均匀。3、分次加入鸡蛋液,每次搅拌均匀再加入下一次。4、加入提前过筛并混合好的低粉和泡打粉。5、用刮刀搅

2023-04-12 16:59

竹筒饭的家常做法(竹筒饭的家常做法,好吃)

1、准备材料:山栏香米750克、青竹筒1节。2、取竹(要嫩竹,两端留节)1节,在竹节一端打洞(直径1.5厘米的圆眼)。3、将大米淘洗后,从洞孔装进竹筒内,加入清水750毫升,放在火堆上烧烤,视竹筒孔冒热气,简中水烧沸后,

2023-04-12 16:58

酱焖扁豆(酱焖扁豆的做法)

1、食材:宽扁豆450克、五花肉150克、香辣酱20克、黄酱10克、鲜酱油10克、鸡粉2克、葱花20克、姜末15克、八角2克、黄酒10克、花生油15克。2、先切宽扁豆,五花肉。3、先把香辣酱、黄酱、鲜酱油混合。4、放入少

2023-04-12 16:57

黄豆酱焖鱼块(黄豆酱焖鱼块的做法)

1、主料:鱼块600克2、辅料:植物油50克,黄豆酱100克,红椒丝10-20克,大料2克,白糖5克,味精1克,水淀粉25克,蒜共计50克,料酒5克,醋5克。3、制法:鱼块洗净,将油烧热后放入蒜和黄豆酱、大料,待出香味后

2023-04-12 16:57

清蒸香菇猪肉丸(清蒸香菇猪肉丸子的做法)

1、食材:猪绞肉(706克、白萝卜(1只)、干香菇(6小朵)、葱(1支)、枸杞(1汤匙) 腌料:料酒(1/2汤匙)、鸡粉(1/2汤匙)、白胡椒粉(1/6汤匙)、生粉(2汤匙)、麻油(1/2汤匙)、盐(1/3汤匙);调料:

2023-04-12 16:55

干煸牛腩(干煸牛腩的做法大全)

1、将牛腩肉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煮至断生,捞出。 、2、沥水后的牛肉切成小方块,每块重约20克。3、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放入蒜、姜、豆瓣酱爆香,下牛腩略煸,煮黄酒,加二汤、老抽、生抽、精盐、白糖、八角末、陈皮末,煮约2分

2023-04-12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