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贝萝卜骨头汤 干贝萝卜猪骨汤
2023-04-12
更新时间:2022-12-20 14:02:59作者:佚名
茶餐厅,就是几十年前“冰室”的后身。想试试真正道地的香港食品,可要到“茶餐厅”了。茶餐厅是一百个巴仙的香港发明,属于本地最平民化的饮食场所。事实上,茶餐厅的特色也正正体现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速度要快、配搭要多变化、价钱要实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总而言之,要用最快捷稳妥的方法把事情办好。茶餐厅的出现源于半个世纪以前,殖民地的香港受西式生活习惯影响,一些华人喜欢上“吃西茶”(喝咖啡),但当然不会光顾为外国人而设、收费昂贵的西餐厅。于是茶餐厅应运而生。依此发展而来的茶餐厅食品,自然是中西特色兼收并蓄﹕咖啡和奶茶(又称为“茶奶”)的口味跟西洋标准不很同,还发明了洋人所没有的“鸳鸯”。
茶餐厅也确有自己的一套,顾客可以是西装领呔,也可以是衬衫拖鞋。桌子上除了摆放着糖,还有酱油、醋、牙签、胡椒粉,甚至辣椒酱。压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属于香港人半中不西的菜单,从蛋挞(内地同胞称为“蛋塔”,可能是同志们不懂念“挞”,即英语中的 Tart :馅饼)到馒头,从云南米线到意大利粉,从扬州炒饭到葡国鸡饭。当然还有香港原创的“鸳鸯”(咖啡混奶茶)、柠啡(柠檬咖啡)、甚至简单不过的柠水;而且,海南鸡饭可以配罗宋汤、龙脷(即比目鱼)柳沙律可以送油菜,到“正宗”泰式鱼蛋粉、日式拉面,以及那少不了的各式公仔面(方便面)。
还有就是完全港式的面包:那没有菠萝的菠萝包,加上一块厚厚的牛油,便成为香港独创的鲜油菠萝包(又称为菠萝油),也有与鸡没有关系的鸡尾包,均原是西式包点中没有的;而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无缝的,要算那“干炒叉烧意”(酱油炒意大利面拌广东叉烧)了。
食品篇
干炒叉烧意
“干炒叉烧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无缝,是不折不扣、此地独有的“香港风味”。它是用酱油炒意大利面拌以肥美的广东叉烧。中西材料俱备,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厅一向以火炉足、镬气够而成名。意大利面本来没有什么味道,可是配上浓郁的酱油和叉烧汁,美味至极点!所以吃下去,面条份外香滑,味道鲜美。
菠萝包/鸡尾包
据说,菠萝包的由来,是因为香港人嗜甜,认为一团面团做成的面包太“寡”(粤语中没有足够的味道的意思),于是在面包上抹上砂糖之类的馅料,便创造出脆卜卜的金黄色的菠萝包;而鸡尾包则是取其 cocktail (鸡尾酒)的意思。战后物资缺乏,而当时港人对面包仍不大接受,一些面包往往即日未能售清,扔掉实在太浪费,于是便有人想到仿效中秋节过后,把卖剩的月饼改造为鸡仔饼的原理,把卖剩的包搓碎,再加进糖变成馅料,于是便创造出鸡尾包。这样一来,除了更适合香港人口味,令销量提升,也由于鸡尾包中间加进了这些馅料,因而减省了面粉的消耗,可谓一举两得。西方的面包,加上香港人的一点心思,就成为了广受大众欢迎的食物。还有其它余“肠仔包”、“飞碟”等,也是在外国难得一见的食物。大家可别忘记茶餐厅最擅长弄的蛋挞,原理与面包大同小异,味道却一点也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