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美媒:对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去风险”反而造成新的风险

更新时间:2024-01-08 10:06:00作者:未知

美媒:对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去风险”反而造成新的风险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6日文章,原题:对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去风险”正造成新的风险 西方对与中国的关系进行“去风险”——采取关税等措施在“友好国家”建供应链——听起来不错。然而,有时经济概念的表述可能会产生误导。新研究揭示了 “去风险”的实际效果,初步结论令人担忧:采取相关措施旨在创造的供应链韧性,可能大多是虚幻的;全球供应链变复杂,反而产生新的风险,而(美国)决策者对此可能还没充分认识。

将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与对“友好国家”的真正贸易开放相结合,会提高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但在政治上可能并不合适。与西方关系紧张、疫情以及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新兴实力等因素,已推动中国的贸易关系出现重大调整。数据提供商CEIC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中国出口到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品仅占其出口的45%,是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美国从越南、墨西哥等国的进口激增。然而,这种变化是否代表着供应链更具韧性?抑或只是造成供应链更加昂贵、更不透明和更复杂?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已有5年,若考虑到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涉及的一切,5年不算长,但迄今的证据表明,复杂性带来的弊端要大于好处。这意味着美国买家的成本增加。当然,在东南亚、印度或墨西哥建厂有好处,这最终有助于保持(供应链)弹性。但就目前而言,亚洲的供应链似乎只是在不断拉长。例如,在越南或泰国组装中国的零部件,而非在中国本土组装。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已有5年,图为特朗普

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人员给出一个惊人结论:自2021年以来,跨境供应商(尤其是涉及中国和美国的)并没变得更“密集”,而是供应链变长了。在供应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链变得更加迂回曲折,这意味着复杂性增加、透明度降低,而非韧性和弹性增强。

在截至去年11月的一年中,越南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的比例大幅上升。目前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约占其总出口的16%,增加3个百分点。这些对东南亚来说都是好事,但也带来新问题。

首先,这可能意味着价格上涨,因为供应链更长了。例如,欧洲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去年9月的一项研究发现,自2017年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向越南进口急剧转变,同期美国从越南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近10%。美联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的研究表明,特朗普时代的关税造成下游产业的进口成本上升,从而可能导致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就业和产出减少。其次,这意味着下次危机时,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可能会更复杂。华盛顿是否也会针对越南和墨西哥的进口?欧盟会禁止由中国电池制造商大量投资的匈牙利进口吗?

西方现在迫使供应链进行表面上的重新安排,可能浪费了他们一部分影响力。政客们错误地认为他们已充分保护本国经济,可能会因此误判并陷入真正的激烈冲突。

延伸阅读:

金一南:激烈博弈后 美国被迫与中国保持"脆弱的平衡"

回顾2023年,俄乌冲突延宕不决,巴以局势陡然升级,大国博弈持续加剧,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军事化阵营对抗愈加显现,全球军事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那么,在世界动荡源和风险点激增的背景下,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岁末年初,《一南军事论坛》推出3集特别节目,通过盘点解析2023年国际热点安全事件,展望未来全球军事安全发展趋势。本期节目我们重点关注亚太安全。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8日,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美国总统拜登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握手 来源:澎湃新闻

李悦: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2023年亚太地区整体局势保持相对平稳,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影响着地区安全与发展。军事方面,2023年美国以关岛、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基地为依托,打造兼具“灵活、分散和弹性”为特征的军力部署态势,同时不断增加和亚太地区盟友的联合演习规模、频次与实战化水平。在战略层面,美国不仅拉拢日韩,扩大三边安全合作范围,更在南海问题上拨弄是非挑拨中菲关系。由此可见,为实现战略野心,2023年美国仍未放弃对华的军事围堵。但是随着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两国两军关系出现回暖势头。一南教授,您认为中美关系接下来将如何发展?

金一南: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可以被看作是中美大国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这个节点开始,中美关系的激烈博弈趋于缓和。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打了5年,没有从中取得任何成果。


金一南表示中美关系的激烈博弈目前趋于缓和,图为中国和美国国旗资料图

首先说贸易战。中美贸易战开打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3000亿美元。打到现在,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是4000亿美元,逆差越打越大。

其次说科技战。几年前美国实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美国人当时认为,六七年内中国搞不出芯片,但是华为Mate60系列机型的发布令美国震惊,这意味着中国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

最后说军事领域。前不久,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讲了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中国空军过去连美国战机的尾焰都看不见,现在不仅敢于拦截美军战机,而且还在空中对美军机进行模拟攻击和目标锁定,这说明了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

所以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不论是经济封锁、科技封锁还是军事威慑,都不能达成它所希望的效果。中美元首会晤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举行的。

习主席在出席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时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这句话态度鲜明、坚强有力,是对大国博弈的阶段性总结。为什么这样说?第一,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在气候变化、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很多问题上,中美必须打交道,否则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第二,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从不想颠覆美国的政治制度,所以美国也别妄图改变我们的体制。第三,中美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所以习主席最后总结性地讲,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这是中美在经历了贸易战、科技战后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今天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结果。

这个结果是我们斗争得来的,绝不是退让、妥协得来的。现在,美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的问题时,不得不维持一个“脆弱的平衡”。未来我们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把“脆弱的平衡”变成一个牢固的平衡。我认为,这是中美大国博弈的未来走向。


美英澳三国防长举行联合记者会 资料图 来源:央视今日关注

李悦:

美日、美韩同盟是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两大支柱,日本和韩国也是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们看到,美国不断在防务政策方面对日松绑,允许日本发展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同时,纵容日本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签署便于军队相互顺畅往来的《互惠准入协定》,蓄意构建极具冷战色彩的防务合作关系。一南教授,未来一年,美日之间还有哪些军事动向值得特别警惕?

金一南:到目前为止,日本其实还是受“和平宪法”约束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自卫队规模有限,但它正在往精兵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虽然其人数有限,但是它可以扩大武器的打击范围、舰艇的行动范围,增加飞机的作战半径等,并通过这些方式提升其作战能力。另外,还不要忘记日本的侵略历史。日本历史上曾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比如一战、二战、日俄战争、甲午战争等,都是日本妄图运用武力实现自己的野心,日本有这样的传统和习惯。

在美国看来,日本可以发展军力,但是要有限的发展,美国主要是想利用日本的军事力量对付中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当你把枪递到对方手里,对方就有了选择的权利,你很难保证枪口最终指向谁。美国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美国只允许日本在其控制和制约下发展军力。当下,我们要警惕日本将刀锋对准中国,我们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发展好我们的军事力量,必须认识到,仅仅靠口头抗议是行不通的。


图为韩国总统尹锡悦资料图,过去一年,韩国不断对朝鲜施加军事压力 来源:环球网

李悦:

过去一年里,半岛局势急剧恶化。韩国不仅大幅提高国防预算,重点构建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韩国型三轴体系”,还与美国等有关方举行各类刺激性军演、加强“延伸威慑”和情报共享合作,不断对朝鲜施加军事压力。一南教授,韩国紧紧依附美国、持续扩张军备等做法,会给自身安全带来哪些隐患,又将把半岛局势引向何方?

金一南:我倒不认为韩国尹锡悦政府的政策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成为韩国的战略选择。因为美韩同盟的性质虽然不会改变,但是尹锡悦之前的历任韩国政府一直采取对华友好、对日警惕的态度。

尹锡悦是韩国一个右翼人物,正好又碰上俄乌冲突,使其国防外交政策走向了极端。俄乌冲突初期,世界多国制裁俄罗斯,美国动员日本、韩国参与其中,韩国的表现更是积极,与西方国家一起把宝押在“俄罗斯必败”上,希望在俄罗斯彻底失败时分上一杯羹,所以尹锡悦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极力靠拢美国,甚至摒弃前嫌,与日本实现关系“破冰”,和美日紧紧地搅和在一起。与此同时,韩国还不断地扩大防务预算,停止对朝鲜的缓和政策,变得咄咄逼人。

不过,现在尹锡悦政府的东亚政策基础正在松动,因为乌克兰几乎无法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由于对整个国际形势的误判,导致尹锡悦政府不得不对其所谓的亚洲政策做出调整。这种调整的恶果,尹锡悦将要自己承担。

实际上,在半岛问题上,韩国是最脆弱的一方,最不希望半岛发生战争的应该是韩国。半岛如果真的爆发大规模冲突,韩国将是最大的受害方。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国的对外政策应该是最和平、最稳妥的,结果尹锡悦却走向了反方向。所以,我不认为韩国的现行政策能够长久延续,甚至可能在尹锡悦的政治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韩国就要被迫对现行政策作出调整。

李悦:

如您所说,美国痴迷于“大国竞争”,在亚太方向不断强化针对中国的“小圈子”,对地区国家本身是毫无益处的。亚太国家只有不断强化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持续加深彼此互信交流的诚意,才能筑牢地区安全基石。

本文标签: 中国  美国  关税  美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