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气球闹剧”的“苦主”现身,美抹黑中国“用力过猛”陷尴尬

更新时间:2023-02-18 14:41:28作者:佚名

“气球闹剧”的“苦主”现身,美抹黑中国“用力过猛”陷尴尬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直卖力炒作所谓“气球”事件的美国近来突然转变了口风。当地时间1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就过去两周来击落一系列飞行物发表讲话。他一边强硬地宣称“不会为打下那个‘气球’而道歉”,同时又说“不想寻求一场新冷战”,将“负责任地管控好美中竞争关系,以免引发冲突”。近两天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方最近击落的三个“不明物体”与中国无关,很可能属于美国私营公司,这令美国借此渲染“中国威胁”的企图陷入尴尬之中。


当地时间16日,拜登在白宫就近来北美上空“被击落物体”发表讲话 图源:CNN

在消费完“气球”事件的“政治秀红利”后,拜登政府试图为紧张的中美关系“降温”。不过,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仍在继续煽风点火。多名美国议员和媒体17日大肆渲染当天开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使用了华为设备的通信基站,导致“中国间谍风险很高”。在17日举行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不能一边要沟通对话,一边激化矛盾、升级危机,而应同中方相向而行,管控分歧,妥善处理这一意外偶发事件,避免误解误判,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没迹象表明与中国有关”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周四(16日)就近来北美上空“被击落物体”在白宫发表讲话,这是他首次就“气球”事件发表正式讲话。拜登在讲话中强硬地表示,他将下令击落“任何威胁美国安全的空中物体”。对于日前美方声称击落“中国间谍气球”,拜登称,他“不会为打下那个‘气球’而道歉”,但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我们寻求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我们不想寻求一场新冷战”。

美军此前出动F-22等先进战机击落数个“不明飞行物”,美国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表示“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这在美国国内炒得沸沸扬扬。韩国KBS电视台称,这引起美国国内批评政府胡乱应对和信息公开不足,甚至传出有关“不明飞行物”的各种“阴谋论”。当天,拜登首次公开表态称:“我们还不知道这三个物体究竟是什么,但目前没迹象表明它们与‘中国间谍气球’计划有关,也没有迹象表明它们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监视飞行器。”拜登称,“情报界目前的评估是,这三个物体很可能是与私营公司、娱乐(项目)、研究天气或进行其他科学研究的机构有关的气球”。


美军机击落气球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就“气球”事件首次公开面向全国发表讲话,是为了回应国内乃至国际舆论的质疑。他对“气球”事件的糟糕处理导致自己很被动。他在讲话中传递出“不与中国搞新冷战”等信息,表明他认识到,在对华关系处理中一味强硬冒进,不仅不利于美国利益,不利于美国在当前一些紧急国际事务中取得中国的理解与合作,最终也会使自己处在异常尴尬的位置。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7日称,虽然“气球”事件余波未平,美国还在做后续文章,中美关系也因此受到严重伤害,但是拜登政府担心把事情做绝,害怕紧张升级的中美关系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消费完这个事情的“政治红利”后,又开始软化态度,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气球闹剧”的“苦主”现身

与此同时,这场“气球闹剧”的真正“苦主”终于现身。据美国“航空周刊网”16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名叫“北伊利诺伊瓶盖气球队”的高空气球兴趣俱乐部,可能是2月11日那个被美军F-22战机用导弹击落的“不明飞行物”的“苦主”。“航空周刊网”称,该俱乐部的一只气球“失踪”了,气球最后于2月11日出现在阿拉斯加海岸附近,这与美军当天击落的那个“不明飞行物”在地理位置、时间点以及高度上都重合。

“航空周刊网”称,美军最近击落的三个“不明飞行物”,从其描述的形状、高度和载荷来看,都更符合小型民用气球的特征。美国一家民用科研气球公司的创始人也表示,他最近一直在联系美军和联邦调查局,想提醒他们北美天空上飘浮着的气球中有许多只是普通的民用高空气球。



射击气球的战机 图源:ABC

这些证据不仅让拜登政府尴尬,更让美国成为国际舆论嘲讽的对象。“美国击落的是本国团体的气球?”韩国News 1新闻网17日称,如果美国近些天来击落的“不明飞行物”真的是本国团体的气球,那么该事件将成为美国政府花费高昂代价击落本国制造气球的“乌龙事件”。而且,后续争议将不可避免越滚越大。

《纽约时报》称,在击落飞行物一事上,拜登实际上正受到两个方向的压力:一方面他被指责在应对“中国间谍气球”时反应太慢,另一方面又被抨击对随后的三个“不明飞行物”反应过度。拜登讲话结束后,一名美国记者大声提问:“有批评认为,美国采取了过度反应,是因为政治压力?”拜登头也不回,离开了记者会现场。

尽管拜登讲话口气在“变软”,但白宫仍想扳回一局。白宫新闻秘书皮埃尔16日在记者会上声称,中国宣布制裁美军工企业,是为了“转移对气球事件的注意力”。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质问称,“谈到‘转移视线’,我倒是很想问问美方,为什么能看见18000米高空飞过的气球,却对美国俄亥俄州上空的氯乙烯‘毒蘑菇云’视而不见?”“为什么在‘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之初高调声称要调查追责,却在美国记者有关最新调查报告出台后又异常低调呢?”“美方还应该说明,美方后来又击落的三个高空物体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美方不认为这些物体出现在美国领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那么又有何理由给中方乱扣帽子呢?”汪文斌表示,美方不应滥用武力,过度反应,更不应借此进行政治操弄,抹黑攻击中方。

美炒作慕安会上的“中国间谍威胁”

近几天,美国对华的一些新动向显得很拧巴。由于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和巨额债务,美国经济离悬崖边越来越近;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的合作。正因为如此,即使在“气球”事件发生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仍表示希望访问中国。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16日在华盛顿的演说中也称:“我们不寻求与中国冲突。我们相信外交力量可以防止可能导致冲突的误判。”随着美方“降调”,《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考虑借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机会,同与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面。



使用华为设备的移动通信基站 网络图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始终不忘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抹黑。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在距离举行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酒店300米内,就有多个使用华为设备的移动通信基站。对此,出席会议的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称,这一现象“令人不安”,“每个出席会议的人都感到担忧”。美国福克斯电视台16日称,当包括美国高层在内的西方国家首脑、部长和政要在此聚会时,“中国间谍风险很大”。报道把华为设备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提并论,称“有迹象表明,德国没有认真对待中国构成的安全威胁”。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美方有毒的政治空气中,炒作“中国威胁”已成为“政治正确”。“气球”事件就是被美国政客和媒体通过炒作,硬生生从“意外”变成“事故”,最后演变成一场难以收场的闹剧。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这些美国政客和媒体再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企图逼迫欧洲清除华为设备。但讽刺的是,美国国内一些电信网络至今也仍在使用华为设备。吕祥说,美国抱着“负和博弈”的心态对待中国,甚至为达目的愿意自己割肉,希望他们心里有数,“不把握好尺度容易割到自己的动脉”。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陈康 刘海生 柳玉鹏】

本文标签: 中国  拜登  美国  白宫  美军  尴尬  气球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