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如何给使用无线反向充电(华为手机如何给使用无线反向充电的)
2023-04-12
更新时间:2023-02-24 15:36:59作者:佚名
结束这趟似乎“只赚不亏”的冒险之旅之后,拜登接下来的路途仍不免磕磕绊绊。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波兰华沙,美国总统拜登结束对波兰的访问准备登上“空军一号”时,在舷梯上不慎摔倒。图/IC photo
文 | 陶短房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疑似在波兰华沙,再一次绊倒在“空军一号”专机舷梯上。
拜登2月21日抵达波兰首都华沙,22日结束对华沙的访问后,并乘坐“空军一号”专机返回华盛顿。但就在结束行程、踏上返程专机的一刹那,这位八十高龄的老人“又摔了一次”。
从广为流传的视频可以看到,拜登在登机时似乎心态轻松,如释重负,踏着他这个年龄段甚为罕见的轻盈步伐登上舷梯,但旋即在爬到第二个坡段的第二个台阶时绊了个趔趄。
好在,拜登很快就自己爬起并继续往上走,走到登机口时还不忘转身,向送行者招手致意——至少,这一摔,在他自己这边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拜登 资料图
被“空军一号”绊倒也并非头一回
拜登的身心健康状况,一直是公众议论的焦点,以至于和他几乎是同龄人的前总统兼政敌特朗普都敢嘲笑他是老态龙钟的“瞌睡虫”。而在“空军一号”舷梯上绊倒也并非头一回。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9日,刚刚宣誓就职不久的拜登,在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登机时,接连在舷梯上绊倒了三次;同年3月31日,在登上“空军一号”准备前往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时,拜登疑似左脚抬得不够高,差点绊倒在舷梯上。
2022年5月,正要搭机前往伊利诺伊州的拜登,在舷梯上又是一个踉跄,一度失去平衡的他及时反应过来,迅速用右手抓住扶手,最终没有真的摔倒。
除了“摔舷梯”,拜登也在别的场合“自己绊倒自己”多次:2022年6月,拜登在自己特拉华州海滨住宅附近骑自行车,结果结结实实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同年稍晚,他在纽约为纽约州州长霍赫尔“站台”,却一不留神差点儿自己把自己绊倒在台上。
2021年的“三连摔”是拜登迄今最经典的一摔,当时白宫官方给出了“风太大”这一解释。此次“摔舷梯”后,官方第一时间并未给出任何解释,因而也不免出现了不少调侃之声。
另一些看上去比较严肃的网民则照例指出,拜登岁数太大,摔的次数也未免多了点儿,这样的身子骨还能参加2024年大选?
见“小道消息”开始“带偏”,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终于忍不住,称拜登“百分百健康”,而“华沙摔舷梯”的“罪魁祸首”,则仍是大家所熟悉的“惯犯”——风太大。她说,“外面风太大,风太大,我自己上舷梯时都差点儿摔个跟头,总统100%都很好”。
由于摔得太多已摔成“规定动作”,每逢拜登出访,总有好事者睁大眼睛等着看拜登是否会再摔一次、能否摔出新动作新姿势。
就在2月21日,“空军一号”飞抵华沙后,一个身影突然摔倒,从舷梯上连滚带滑,一直摔到地面。尽管美方很快证实,这次摔倒的是一位随机白宫女性职员,但网络社交平台上,“拜登是不是又摔了”的传闻仍甚嚣尘上。
其实,很多略知内情者第一时间便断定“这次绝不会是拜登”。因为,当天拜登根本就不在“空军一号”上。
▲资料图:波兰首都华沙街头。图/新华社
闪电出访为拜登赚足“面子里子”
当地时间2月20日,在事先无通知的情况下,拜登突然出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这是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首次访问美军保护之外的战区国家。
为策万全,拜登是在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时15分登上一架呼号“SAM060”的美国空军波音757“C-32”号小型专机,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起飞,途经德国落地加油,再飞至波兰城市热舒夫,然后搭乘夜班火车抵达基辅。
在乌克兰,拜登乘坐的是普通SUV汽车,而不是美国总统出访时经常不惜空运携带的豪华“林肯”总统专用“座驾”。而“空军一号”则是按照早已对外公布的行程访问波兰,按部就班地飞抵华沙。
不管对拜登其人评价如何,偌大年纪还要“摔舷梯”,从人道主义角度,确实挺让人担心的。但对拜登而言,这次以连夜搭小飞机出国始,以当众“摔舷梯”终的闪电式出访,可谓赚足了眼球。
▲2022年2月24日拍摄的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街景。图/新华社
2月20日,拜登在乌克兰街头“冒险公关”后,次日又在波兰华沙进行“乌克兰屹立不摇”的演讲。
2月22日,拜登还在B9-北约峰会上重申了对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B9国家安全的支持。
显然,拜登企图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为自己赢得本国选民“人气分”,并巩固北约和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统一立场,进一步安抚了对俄乌军事冲突的东欧“前线国家”,使之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于美国的战略基本盘上。
短短三天,拜登风尘仆仆,做了这许多事,似乎志得意满,想必自我感觉良好,却不想在回家专机登机口又突如其来摔上这么一跤。这大概也意味着,结束这趟似乎“只赚不亏”的冒险之旅后,拜登接下来的路途仍不免磕磕绊绊。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