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和《2022

更新时间:2022-03-20 16:45:30作者:未知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和《2022

  为切实做好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2022年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2022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

  一、2022年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1、抽检原则:

  畜禽产品:动物养殖和屠宰环节

  牛奶样品:奶牛养殖场(户)、生鲜乳收购站

  且养殖场抽取样品数量应超过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除后续跟踪抽样外,不应对同一采样点重复抽样。

  2、各省任务:全国共计抽检3900份样品,各省任务详见附件1。

  3、检测项目:重点检测药物品种有:

  鸡/蛋:氟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金刚烷胺

  鸡/肉: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尼卡巴嗪残留标示物

  猪/肉:硝基咪唑类、头孢噻呋、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

  4、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

  

  

  完整内容详见附件1

  二、2022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区域为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定点监测和随机监测的方式,继续对2018-2020年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和定点监测养殖场开展跟踪监测。

  主要监测的细菌共有10种,即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3种革兰氏阴性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魏氏梭菌和伪结核棒状杆菌等4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弯曲杆菌、肠球菌和魏氏梭菌。

  对应筛查耐药性的抗菌药为:

  1、监测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3种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噻呋、头孢他啶、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安普霉素、黏菌素、乙酰甲喹等16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2、监测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魏氏梭菌和伪结核棒状杆菌等4种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克林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头孢西丁、磺胺异噁唑、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苯唑西林、庆大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利奈唑胺等18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3、监测弯曲杆菌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萘啶酸、泰利霉素、克林霉素等9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4、监测肠球菌和魏氏梭菌对四环素、吉他霉素、黄霉素、恩拉霉素、喹烯酮、那西肽、阿维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等9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为您推荐

竹笋和竹子的关系(竹笋跟竹子的关系)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可作为蔬菜食用;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1:26

竹笋是竹子的哪个部分(竹笋是竹子的哪一部分)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长出的幼嫩的发育芽,是竹子在幼时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竹笋没有枝叶,没有没有竹子外部那么坚硬,可作为蔬菜食用;当竹笋长至一定程度(枝节部位长出嫩芽,然后嫩芽发育成枝并长出叶子时)后就会变

2023-04-12 11:26

竹笋为什么有臭味 竹笋为什么会有臭味

新鲜的竹笋一般不会有臭味,有臭味的通常是笋干,这可能是因为保存的方式不佳所导致的。去除味道的方法:用清水将竹笋浸泡几个小时,并在里面放入适量的食用盐,然后多换几次水直到水变清澈为止;切割后先煮一次过水

2023-04-12 11:26

竹笋算蔬菜吗 竹笋属于哪类蔬菜

新鲜的竹笋是蔬菜,但是干竹笋属于干菜类。竹笋是竹(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的幼芽,也称为笋,它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

2023-04-12 11:24

竹笋干上的白霜是什么 泡发的竹笋干上的白霜是什么

竹笋干上面的白霜是竹笋在晒干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碱性物质,名为“笋箾”,可以用水和醋直接洗净去除。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

2023-04-12 11:24

竹笋和竹荪有什么区别 竹荪的区别

竹笋:属于竹的幼芽,一般较为粗壮,形状为圆锥形,外表呈褐色,顶尖为嫩绿色,外壳有如丝般细小的毛,外壳的皮层较多。竹荪:外形较为特殊,头部具有深色的菌帽,菌帽下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向下铺开,菌柄雪白色

2023-04-12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