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鳝养殖的春季管理要点,附疾病防治方法

更新时间:2022-07-28 11:43:33作者:佚名

黄鳝养殖的春季管理要点,附疾病防治方法

春季养殖黄鳝,在气温较低时覆盖塑料薄膜,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再盖膜保温。黄鳝是喜浅水和喜温性的动物,早春季节控制水位6厘米左右,同时做好换水工作,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黄鳝水霉病可用0.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或0.3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泼洒整个池塘,泼洒3次,间隔3天泼洒1次。

一、准备工作

清明前后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清扫养殖池周围的环境,然后进行药物消毒,使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的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另外,还需要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并种植上水生植物,如慈菇、荸荠、芋头等。

二、保持水温

春季气温较低时可能出现春寒现象,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再盖膜保温,有条件的可用电灯或其它加温设施。用电灯加温,也可起到加强光照,促使藻类生长,达到抑制有害菌繁殖的目的。如果鳝池周围特别是顶部有葡萄类藤蔓,应加强疏枝,以便尽可能多的利用日光。

三、水质管理

黄鳝是喜浅水和喜温性的动物,早春季节控制水位6厘米左右,同时做好换水工作,保持水质清新,提高黄鳝食欲,加强饵料转化。换水可以增加溶氧、清除池塘污物等。如果换水的温差超过3℃,黄鳝就可能患上感冒病而逐渐死亡,因为黄鳝对水温差反应较为敏感,所以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换水次数应根据黄鳝的放养密度、投饵情况、气温等灵活掌握,换水时间以晴天中午为好,气温较低时不用换水,气温以上15℃时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1/4的水即可,气温20℃左右时每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即可。

四、适时投饵

早春投饵可以恢复黄鳝的体质、提高黄鳝食欲,并调整黄鳝的摄食习惯。据试验,黄鳝对各种饵料的嗅觉敏感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蚯蚓、蚬、螺、蚌、蛙,鸡、鸭、猪肠等,且以鲜活饵料为好。通常投喂活蚯蚓,规模小的可投喂黄粉虫,一般以活饵喂1周左右,黄鳝便可倾巢而出,此后便可逐步驯饲至投喂的其它种类饵料。投饵量初次可按黄鳝体重的0.5%左右,如果第二天发现饵料有余,下次投喂时应该适当减少投喂量。

五、病害防治

春季低温和少光照的情况下黄鳝易患水霉病,防治措施除要注意加强光照,提高水温外,还可采用0.5克/升食盐和0.4/升小苏打溶液配成混合液全池泼洒。发病后,可用0.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或0.3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泼洒整个池塘,间隔3天泼洒1次,一般3次即可治愈。

本文标签: 黄鳝  要点  春季  

为您推荐

竹笋到竹子生长周期(竹笋的生长周期)

竹笋长成至竹子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个月左右。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6:00

竹笋会长成竹子吗(笋会不会长成竹子)

竹笋会长成竹子。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2023-04-12 16:00

竹笋长大是竹子吗(竹笋长大是什么)

竹笋长大后会变为竹子。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竹子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

2023-04-12 16:00

竹笋和竹子的关系(竹笋跟竹子的关系)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可作为蔬菜食用;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1:26

竹笋是竹子的哪个部分(竹笋是竹子的哪一部分)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长出的幼嫩的发育芽,是竹子在幼时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竹笋没有枝叶,没有没有竹子外部那么坚硬,可作为蔬菜食用;当竹笋长至一定程度(枝节部位长出嫩芽,然后嫩芽发育成枝并长出叶子时)后就会变

2023-04-12 11:26

竹笋为什么有臭味 竹笋为什么会有臭味

新鲜的竹笋一般不会有臭味,有臭味的通常是笋干,这可能是因为保存的方式不佳所导致的。去除味道的方法:用清水将竹笋浸泡几个小时,并在里面放入适量的食用盐,然后多换几次水直到水变清澈为止;切割后先煮一次过水

2023-04-12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