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荒山土鸡散养技术,注意母鸡要加强光照

更新时间:2022-07-28 21:00:06作者:未知

荒山土鸡散养技术,注意母鸡要加强光照

1、场所选择:鸡场选择一定面积的丘陵、山地等荒山、荒坡,需要清洁充足的水源。2、简易鸡舍建设:可以建造钢管结构简易棚。3、品种选择:选择当地的土鸡品种,因其抗病能力强。4、育雏期:及时接种疫苗。5、育成期:食青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6、母鸡的饲养管理:要加强光照。7、公鸡的饲养管理:鸡群在野外时,必须由负责人监管。

一、鸡场建设

1、场所选择:选择一定面积的丘陵、山地、林地、草山等荒山、荒坡,远离交通要道和住宅区,需要清洁充足的水源。

2、简易鸡舍建设:鸡舍地形要高,应背风向阳,最好是坐北朝南。从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建造钢管结构简易棚,在鸡舍内铺设5~10cm厚的垫子,供鸡群休息。通风口和门窗最好安装铁丝网,以防鸟兽入侵。

二、品种的选择

可以选择当地的土鸡品种,因其体型较小、反应灵敏、活跃好动、合群性好,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抗病能力强,适合放养。此外,土鸡味道纯正、肉质鲜美,符合大众要求。

三、饲养管理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马立克氏疫苗(雏鸡一出壳就马上接种)、鸡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的免疫接种工作。鸡苗进入育雏室后,第一周育雏温度控制在35~36℃,然后每周下降2~3℃,一般在4周龄即可脱温。按时给予饮水和开食,在雏鸡1~5日龄时在饮水中加入氧氟沙星、痢菌净等预防白痢。雏鸡10日龄开始在饲料中加入丙硫咪唑、阿维菌素、抗球虫药等预防球虫病。鸡喜燥怕湿,怕潮湿,所以湿度的控制很重要(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建议采用网上育雏。若采取地面育雏,要定期添加、更换垫料,脱温后一次性全部清理并彻底消毒。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土鸡以食青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只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室内外温差不是太大,就可以把鸡放在棚前的空地上,让其自由活动和采食,保持土鸡的自然风味。同时,做好鸡的调教工作,平时喂食时吹哨子,可以让鸡形成条件反射。

3、母鸡的饲养管理:进入产蛋期的母鸡要加强光照,每天光照时间在16小时以上。如果白天光照不足的话,晚上在鸡棚内可以再熟后,在适当缩小活动范围的同时,在鸡棚内放置产蛋箱,在产蛋箱内铺上干净松软的垫子,放入引蛋,引导鸡群到产蛋箱产蛋。

4、公鸡的饲养管理:为了减少公鸡打斗,将公鸡以1:20的比例投入母鸡群,剩余公鸡进行催肥饲养,或者阉割后再催肥饲养,提高鸡的体重和鸡肉的品质。

四、安全管理

鸡群在野外活动时,为了防止猛禽和野兽伤害鸡群,必须由负责人监管。也可以驯养狗来巡视鸡群,起到很好的报警、追杀敌害、保护鸡群和防盗的作用,但是驯养狗时,不要用死鸡、鸡骨头、鸡内脏等喂狗,要让鸡群和狗狗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

本文标签: 土鸡  荒山  母鸡  

为您推荐

竹笋到竹子的生长过程 竹笋到竹子的生长过程图片简笔画

初期:笋尖露头但笋体仍在土中,横向膨大生长较为显著,节间增长得较慢,基部各节陆续生根。上升期:地下部分各节间的拉长生长基本停止,竹根大量抽发,根系逐渐形成,节间生长活动从地下推移到地上。盛期:竹笋高速

2023-04-12 16:01

竹笋苗是什么样子的(笋是竹子的幼苗吗)

竹笋苗属于竹的幼芽,一般较为粗壮,形状为上尖下圆,中间有节,呈圆锥形;外表呈褐色,顶尖为嫩绿色,外壳有如丝般细小的毛,外壳的皮层较多;笋肉为白色或淡黄色,内部为空心。

2023-04-12 16:01

竹笋到竹子生长周期(竹笋的生长周期)

竹笋长成至竹子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个月左右。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6:00

竹笋会长成竹子吗(笋会不会长成竹子)

竹笋会长成竹子。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2023-04-12 16:00

竹笋长大是竹子吗(竹笋长大是什么)

竹笋长大后会变为竹子。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竹子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

2023-04-12 16:00

竹笋和竹子的关系(竹笋跟竹子的关系)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可作为蔬菜食用;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