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深度解读:当前我国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难点、原因及政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2-04-12 22:20:16作者:未知

深度解读:当前我国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难点、原因及政策建议

  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和猪肉市场带来显著影响,未来国内猪肉供给将呈现较大降幅。应对疫情冲击又面临养殖户补栏乏力、产销区运输不畅和进口调节能力受限等难点。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配套等发展短板长期得不到补齐。

  非洲猪瘟疫情自去年8月份发生以来已经影响到养猪产业上下游多个环节。目前,疫情蔓延态势虽已放缓,但其影响还在持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猪肉供给将呈现紧张。但是,国内猪肉市场在抵御不利影响方面却面临养殖户补栏乏力、产销区运输不畅、进口调节能力受限等难点,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配套等发展短板长期没有得到补齐。为确保猪肉市场平稳运行和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须做好市场调控准备和筹谋长远发展。

  一、非洲猪瘟疫情将显著影响国内猪肉市场供给

  据农业农村部公告,截至2019年3月31日,非洲猪瘟疫情已涉及28个省份,共发生115起家猪和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百余万头。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影响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2018年8月以后,因市场信心不足,养殖户的仔猪补栏需求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出现下降。据万德数据,仔猪出售毛利自2018年11月份以来持续为负,春节前每出售一头仔猪亏损已达73元。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上月下降8.3%,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5%的预警线。2019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上月继续下降3.6%,比去年同期下降14.8%;全国生猪存栏较上月下降5.7%,比去年同期下降12.6%。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分三种情况进行估测:一是如果疫情能在2019年第一季度结束,中国生猪养殖规模预计会下降5%-10%;二是如果疫情在2019年上半年逐步放缓,生猪养殖规模预计会下降10%-20%;三是如果疫情在2019年上半年继续传播并无放缓,那么生猪养殖规模预计会下降20%-35%。综合目前市场情况以及部分龙头企业和券商机构的预估信息,生猪养殖规模会在当前下降的基础上,再下降10%-20%。

  目前,虽已有九成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但由于能繁母猪从出生到可配种并产仔大约需要1年左右,而仔猪育肥需要5~6个月,即便现在开始大量补栏,生猪出栏量短期内也难以回升。今年2月份以来,受清明假期走货加快以及冻猪肉收储工作开启的提振影响,全国猪价已经陆续回升。据万德数据,截至3月29日,22个省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1.4%和15.4%,一些地区涨幅更为明显。随着后期供给逐步趋紧,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

  二、当前我国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难点

  此次疫情对国内猪肉短期余缺调剂和中长期供给都造成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难点之一:养殖户不敢或无力补栏削弱了国内中远期供给能力。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暂停生猪跨省调运等措施有利于疫情的管控,但也导致大量生猪压栏,一些主产省的养殖场甚至大量出现300~400公斤/头的超重猪。随着部分地区陆续解除跨省禁运,这些超重猪集中上市又遭遇屠宰场压价。据了解,辽宁、吉林等地区养殖户亏损达300~700元/头。另外,春节前夕本应是猪肉消费旺季,但受疫情影响,肉制品加工企业备货量下降,消费者猪肉需求被牛羊肉部分替代,以及一些地区在解除调运封锁后养殖户急于出货,全国猪肉价格快速走低。这也是春节前夕牛羊肉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9年1月末,辽宁、四川、湖南、河南等主产省生猪(外三元)出场价分别较1月初下降24.5%、20.4%、24.8%、10.3%。这对已经亏损的养殖户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使生猪存栏出清,也无力补栏,甚至退出养猪行业。目前,生猪及猪肉价格虽然已经开始回升,生猪养殖利润有所提高,有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已经开始补栏。但是,在发生过疫情的省份和地区,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对疫情心有余悸,再加上资金紧张,不敢或不能提高能繁母猪存栏,实际补栏效果较为有限。

  难点之二:猪肉产销区运输不畅限制了国内不同区域间的余缺调剂能力。我国猪肉产区和消费区域比较分明,主要的猪肉调出省份包括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河北等;主要调入省份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我国猪肉流通的主要方式是活猪调运,一旦上述地区之间猪肉产品流通受阻,就会对市场供应产生重要影响。疫情发生后,为防止传播扩散,农业农村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各产区生猪就地屠宰,通过冷链物流运至销区,改“调猪”为“调肉”打破了行业原有的物流平衡。产区生猪调运量下降,销区屠宰场无猪可杀,“运猪车”大量闲置,用于运肉的生鲜冷藏吊挂车运力极为紧张,再加上运距增加、返程空驶、物流公司不仅要求现金支付且不承担损耗、部分地区绿色通道不予优惠等原因,冷链运输成本较疫情发生前上涨3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翻倍。以双汇公司从郑州发往上海为例,去年11月份9.6米生鲜冷藏吊挂车运费为8000元/车,较之前上涨60%。销区猪肉供给不足且运输成本上涨,使产销区市场价差扩展至8年来最高水平。据万德数据,主产区山东潍坊与主销区浙江杭州的生猪(外三元)价差通常在1.5元/公斤以内,今年1月份平均值已达4.18元/公斤,最高时达到7.15元/公斤。随疫情发展,在节后猪肉消费相对清淡,产销区间运输压力有所缓解,但整体流通环境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面临挑战。

  难点之三:全球疫情暴发和中美贸易摩擦抑制了猪肉进口调节预期。一方面,此次非洲猪瘟暴发是全球性的。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数据,2018年,全球有16个国家(包括中国)发生6292起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以来,全球10个国家又发生疫情2145起。疫情影响了全球的生猪贸易,据美国农业部预估,2019年全球生猪进口量为549.2万头,同比下降3.9%;出口量759.6万头,同比下降1.2%。这将对我国猪肉进口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反制美国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商务部分别于2018年3月和8月对自美国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猪肉及制品两次均加征25%的关税。自美国进口猪肉及制品在反制措施实施后税率已经达到62%。2018年,我国猪肉进口119.3万吨,下降2.0%,而猪杂碎进口96.1万吨,下降25.1%。这虽没对2018年国内猪肉供给产生较大影响,但在2019年国内猪肉供给大降的背景下会加大国内供给不足的市场预期。

  三、原因分析

  此次疫情暴发、扩散及其应对所面临的难点集中体现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短板长期没有得到补齐,使整个行业在突发疫情中表现脆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生猪行业小规模分散养殖比重较大。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7年,全国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比重达46.9%,比2012年提高8.5%,比2007年提高25.1%。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尚有较大差距。目前,美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占比达95%以上,而年出栏超过50000头的超大型养殖场出栏占比超过10%。我国生猪养殖场约3000万户,绝大多数是年出栏不足500头的散户,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局面,极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助推行业进入新一轮“猪周期”。

  另一方面,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不完善。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存在饲料、兽药、养殖、加工、运销等环节脱节,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生机制。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生猪主产区正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水网地带,向华北和东北粮食主产区以及西南的云贵川传统消费区转移,这种调整符合生猪饲养区与饲料主产区(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主产区)临近的原则。同时,随着2016年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深入推进,生猪养殖企业加快向东北等饲料粮主产区重新布局。但是,与之配套的屠宰、加工、物流等没能及时跟上。此次疫情正好最先暴发在配套体系不完善的东北地区,放大了此次疫情的实际影响。

  四、政策建议

  应对此次疫情影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建议如下:

  (一)多措并举形成国内猪肉市场调控合力,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首先,加强疫情的源头控制。从国际经验看,成功根除非洲猪瘟的国家均是采取生产源头控制疫情扩散的做法。强化病毒源头的有效控制,减少非洲猪瘟对生猪及下游产业的影响,落实好强制扑杀补助政策,对于大型猪场发现疫情的可采取定向扑杀隔离。

  第二,畅通产销区运输。建议按照“疏堵结合、产销对接”的原则,尽快恢复东北解禁疫区的生猪省外运输,保证肥猪正常出栏,减轻养殖户损失。交通部门严查违规设卡,保障特殊时期猪肉运输的绿色通道待遇,不得层层加码禁运限运。

  第三,适时增加猪肉储备并精准投放。建议密切跟踪各地猪粮比价,在主产区以适当价格继续启动冻猪肉定点收储,同时适度增加猪肉进口用于储备。另外,在价格上涨过快的主销区及时投放冻猪肉储备。

  第四,提早引导养殖户补栏。应加大宣传力度,降低养殖户对疫情复发的焦虑情绪,同时对养殖户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落实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政策,引导养殖户及时补栏。尽快出台对种猪场、规模猪场的临时性生产救助补贴政策,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二)加快完善升级生猪养殖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首先,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生态化养殖。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合理规划,支持养殖场户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支持规模猪场建设完善环保设施装备,促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其次,加大生猪良种推广力度。加强与国外优良种猪企业合作,支持核心育种场建设,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切实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

  第三,科学规划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链布局。鼓励生猪产业相关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与养殖、消费相匹配的屠宰、物流布局,提高产消结合度,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将跨省“调肉”常态化。

  第四,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提高附加值为抓手,稳步实施“互联网+生猪产业”发展战略,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屠宰企业与零售终端直接对接等新业态。

本文标签: 深度  解读  当前  我国  应对  非洲  猪瘟  疫情  响的  

为您推荐

竹笋和竹子的关系(竹笋跟竹子的关系)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可作为蔬菜食用;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其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023-04-12 11:26

竹笋是竹子的哪个部分(竹笋是竹子的哪一部分)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长出的幼嫩的发育芽,是竹子在幼时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竹笋没有枝叶,没有没有竹子外部那么坚硬,可作为蔬菜食用;当竹笋长至一定程度(枝节部位长出嫩芽,然后嫩芽发育成枝并长出叶子时)后就会变

2023-04-12 11:26

竹笋为什么有臭味 竹笋为什么会有臭味

新鲜的竹笋一般不会有臭味,有臭味的通常是笋干,这可能是因为保存的方式不佳所导致的。去除味道的方法:用清水将竹笋浸泡几个小时,并在里面放入适量的食用盐,然后多换几次水直到水变清澈为止;切割后先煮一次过水

2023-04-12 11:26

竹笋算蔬菜吗 竹笋属于哪类蔬菜

新鲜的竹笋是蔬菜,但是干竹笋属于干菜类。竹笋是竹(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的幼芽,也称为笋,它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

2023-04-12 11:24

竹笋干上的白霜是什么 泡发的竹笋干上的白霜是什么

竹笋干上面的白霜是竹笋在晒干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碱性物质,名为“笋箾”,可以用水和醋直接洗净去除。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是由竹笋发育而来,它原产于我国,其类型

2023-04-12 11:24

竹笋和竹荪有什么区别 竹荪的区别

竹笋:属于竹的幼芽,一般较为粗壮,形状为圆锥形,外表呈褐色,顶尖为嫩绿色,外壳有如丝般细小的毛,外壳的皮层较多。竹荪:外形较为特殊,头部具有深色的菌帽,菌帽下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向下铺开,菌柄雪白色

2023-04-12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