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为什么有臭味 竹笋为什么会有臭味
2023-04-12
更新时间:2022-04-16 21:26:21作者:未知
在内有环保大棒、外有进口肉增量的双重压力下,养猪板块的“家庭农场”和原有机会发展为家庭农场的散户显然处在风暴的最前沿。
环保天气已成,家庭农场何去何从?
《农财宝典》新牧网 林远康
一端是自2013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年提出“家庭农场”概念,撑起三农的上层意志无比坚毅;另一端是2010年来,环保政策在养殖领域愈演愈烈,至2015年起实施世上最严环保法,禁养区、限养区的猪场节节败退。
有数字为证,2016年仅南方水网地区调减生猪量就达1600万头,涉及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十个省份、133个县市……全国全年被清减的生猪存栏量或超过3000万头。
政策的勉励遭遇实际产能的削减,养猪业的风向陷入前所未有的摇晃不定。
借用大文豪狄更斯的一句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政策上),这是最坏的时代。
查看历史数据,跟2016年年初的能繁母猪存栏量3783万头相比,12月份的量为3664万头,全年减少119万头母猪,在大型养猪集团布局全国、高歌猛进,中型养猪场岿然不动、养精蓄锐的现状下,显然,这119万头母猪绝大多数出自散户和初具规模的“家庭农场”。
另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是猪肉进口量的变幻。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猪肉162.02万吨,粗略按屠宰率80%、商品猪出栏重250斤算,进口肉总量可换算为约1600万头商品猪——正好跟南方水网地区调减的量相近。
在内有环保大棒、外有进口肉增量的双重压力下,养猪板块的“家庭农场”和原有机会发展为家庭农场的散户显然处在风暴的最前沿。春节以来,福建延平用时半个月在当地清空生猪存栏量112万头!宛然预示了2017年依然会是“不普通的一年”。
家庭农场该何去何从?选项是多元的,论及利益最大化和可行性,未雨绸缪也许是最佳选择。
理由如下,经过多年的舆论建设和法律尽善,养殖业的环保整治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水网沿线的整治深得民心,毕竟这是一个区域的生命之源,借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的话说:谁也不愿意吃一碗肉、喝一碗(猪)尿。哪怕心有不甘,面对法令如山和巨大的整治队伍,也无能为力。
在笔者走访养殖业时,发明不同猪场老板,在环保大天气下,浮现不同的举动和取舍。在地处水域、景区附近等禁限养区的猪场群体中,有的采取了“趁行情好,挣最后一笔钱”的态度、放任自流;有的趁行情好攒下本钱,找找非禁限区着手基建,等建好就挪窝;有的准备停下自营的猪场,找求跟养猪集团的合作。而暂时没有环保政策风险的猪场,多数在扩栏方面多了几分理智,而在投资环保方面多了一些紧迫感。
在“挪窝”的过程中,对局势的判断尤为重要。之前就曾浮现猪场虽然主动选择搬迁,但屡碰环保红线,从东莞挪到博罗,一两年后从博罗挪到粤西甚至省外的情况。由于对各地的政策、官方态度、经济形势看不透,导致反重搬迁,元气大伤。
固然,在环保整治的过程中,要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立在养殖户的角度思索问题,引导猪场转移亦能减少此项工作的阵痛,最大限度保全家庭农场原本的谋生之道。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搀扶能够落实,譬如金融贷款方面的支持到位,那么,也许大批家庭农场能够转移到合适的地方,改善生产条件,实现环保与民生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