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毛姓的来源和历史 毛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08 21:24:03作者:未知

毛姓的来源和历史 毛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1、毛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2、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07年,按人口排序,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7位,在台湾未列入前一百名。

3、毛叔郑为得姓始祖。以鸟羽为图腾,毛下为鸟形灵台,灵台天齐上为相风鸠鸟。

4、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同母的弟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汉族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封邑为氏。伯聃(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在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命姓者。

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元朝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福寿,归附明朝,因率明军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官至副总兵,明成祖朱棣赐予毛氏,其后裔子孙多改毛氏。蒙古族鞑靼部落酋长毛里孩,在明朝时遣使进贡,明宪宗朱见深赐汉姓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6、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毛忠,初名哈喇,明军将领。因守边有功,明英宗朱祁镇为表彰他,特赐予汉姓毛氏,为回族毛氏之祖。回族毛氏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一带。

7、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傣族、彝族、高山族、布依族、满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毛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毛姓。

8、得姓始祖:毛叔郑。他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

9、西周时期,毛姓分封之地在黄河流域,大致在今陕西华县境内。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发生内乱,开始有人徙居长江南部地区。

10、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少数人居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甘肃外,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包括今浙江衢江、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常州、昆山、常熟、宜兴、吴江、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浠水,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11、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本文标签: 来源  历史  

为您推荐

清明节要干什么 清明节要干什么吃什么东西

1、祭祖扫墓是清明节重大仪式之一,用来思念逝去的亲人和祭奠血脉相承的先祖。2、清明节原为寒食节的习俗,后因寒食与清明逐渐合二为一,而有此习俗,在中国古代神社之中有常年不灭的火坛,每一年都要进行灭旧迎新的祭祀仪式,被称作“

2023-04-12 17:56

清明节扫墓用什么花 清明节扫墓用什么花鲜花?

1、白色的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的人偏爱蓬莱松、唐菖蒲、排草等朴素、坚韧的植物。2、黄色的花:黄色的花也能表示

2023-04-12 17:55

脱毒苗的保存方法(脱毒苗的制备过程)

1、脱毒苗本身并不具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可能很快又被感染。经过复杂的分离培养程序以及严格的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是十分不易的,所以一旦培养出来,就应很好地隔离保存。脱毒试管苗出瓶移栽后的苗木被称作原原种(initail:s

2023-04-12 17:49

紫砂壶第一次使用怎样清洗 紫砂壶第一次使用怎么清洗

1、初次使用紫砂壶茶具应将壶与壶盖分开,放置在盛满水的干净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够大,水要盖没整个壶。容器中同时放入一些茶叶(想用此壶来泡的茶叶),放在小火上慢慢煮开,小心看护,防止壶与壶盖或容器壁互相撞击而造成破损。 2

2023-04-12 17:49

冻干粉制剂保存方法(冻干粉的制备)

1、冻干粉的保存方式很简单,没开封之前只需要放在低温干燥 处就可以,避免受到阳光照射。开封后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保持其活 性,避免活性降低,效果变差。2、冻干粉一般是成对的,一瓶粉末,还有一瓶是溶酶。这两种 产品没开封之前

2023-04-12 17:47

保存细菌等菌种最佳方法(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有哪些)

保存菌种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类型和保存目的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基保存法:此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可随时提供使用,为常用的一种保存方法,其缺点是易发生变异。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可用半固体保存法,一般2~3

2023-04-12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