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深受人们喜爱的贵阳挑花文化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

更新时间:2023-04-11 16:00:53作者:佚名

深受人们喜爱的贵阳挑花文化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

文章目录:

1、深受人们喜爱的贵阳挑花文化

2、深受桂林人喜爱的:彩调剧

3、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凤梨酥

4、深受人们所喜爱的普米族锅庄舞

5、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6、猜你喜欢:

1、深受人们喜爱的贵阳挑花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因为人民的保护和传承才有今天的价值,贵阳的挑花文化是组成部分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的贵阳文化中的挑花文化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又名“十字花”,深受人民的喜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深受人民喜爱吧。

挑花又称“十字花”,贵州挑花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挑花艺术不仅苗族喜爱,布依族、水族、侗族、仡佬族也同样喜爱。每逢节日盛会、过年、走亲、访友,特别是“踢场”时,她们都要穿着自己亲手挑成的花衣,互相比美。

谁的花样多,谁挑的精美好看,谁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年轻姑娘们在初恋过程中,都把自己挑得最好最心爱的衣物作为纪念品,赠给自己心人。不少苗族老年妇女至今还保存着几十年前的花衣。

挑、钻、游、织,是挑花工艺的四种针法。古时是村姑用头发在土布上织绣,现今是一根针带着一条线,在一张或麻或棉的布上纵横捭阖,或挑或钻或游或织,串起鸦滩小镇千年文化的传承。

贵州苗族的挑花艺术的图案设计上,大多采取单独模样,二方连续形式和四方连续形式。单独模样在背衣、背扇、衣脚上最多。衣脚、衣袖、背扇脚四周是二方连续形式,衣袖也有四方连续形式构成的。

在纹样取材上,主要是苗族群众在生产劳动中所熟悉的东西。如牛、羊、猫、狗、花。鸟、鱼、虫等;有带吉祥意义的猪蹄叉、狮子、龙鱼等形象;也有苗家日常所见的浮溧、茨藜、石榴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另外,还有一部分几何图形构成的图案。

在图案色调上,主要有大红、粉红、黄、翠绿、蓝、白等五种颜色。其中以大红、白色为主调,其他颜色镶边。在表现手法上,有挑花、插花、豆花等区别。

苗族挑花,是湘西民族地区最为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其作品图样浑厚饱满,构图严谨对称,造型抽象富于变化,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

贵阳的泸溪挑花针法极其讲究,第一针从布料底上开始,其余的全都在平面走针,不相互重复。挑花行针采用原始的密经疏纬(即竖数三根纱,横数四根纱),不能数错一根纱。图案完成最后一针,又要回到起针的地方。这样的挑花针法自成一格,全国罕见。

苗族数纱现收集整理纹样60余种,大致分为四大类:一为氏族崇拜,如“枫叶花”、“蝴蝶花”等;二为图腾崇拜,如“狗脑花”、“葫芦花”等;三为自然崇拜,如“阳球花”、“葛藤花”等,四分吉祥纹样,如“福寿花”、“年鱼花”等。每一个类型的数纱纹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都记载着一个非凡的历程。2010年苗族挑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猜你可能也喜欢:

历史最久远的汕头方言文化

汕头民间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三亚槟榔谷,原始的民族风情

最具汕头特色的小吃:鲎粿

2、深受桂林人喜爱的:彩调剧

桂林大家都不会陌生,相信大家都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见桂林景色非常秀丽。这是桂林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桂林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剧就是其中一个,是汉族戏曲的剧终之一,深受桂林人民的喜爱。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深受桂林人喜爱的:彩调剧。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广西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原是桂北地区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

3、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凤梨酥

了解台北文化的都知道台湾是个美食天堂,各式各样的料理、中西餐、甜点,说到甜点,那就要说说凤梨酥了,去台湾旅游回来总是要带一些凤梨酥当伴手礼的,那你对台湾的凤梨酥有多少了解呢?

凤梨酥相传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其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所以在当代台湾婚礼习俗中,也是广为应用,深受民众喜爱。

凤梨酥是台湾的著名小吃,外皮酥松化口,内馅甜而不腻,此种“中西结合”的凤梨酥,连西方人也赞赏有

4、深受人们所喜爱的普米族锅庄舞

普米族的舞蹈根据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宗教舞蹈和生活舞蹈。丧葬仪式中为亡灵开路是跳的驱邪舞,进行“送替神”等巫术活动这类的称之为宗教舞蹈。生活舞蹈中的代表就是锅庄舞。那么什么是锅庄舞呢?一起来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自娱性与交际性的舞蹈,如《搓磋》、《葫芦笙舞》;又有模拟性和礼仪性的舞蹈,如《仆瓦磋》;还有崇拜英雄、自然、祖先神灵的祭祀舞和丧葬舞,如《醒鹰磋》、《寨细磋》等。舞蹈以反映耕作、狩猎、纺织等生产劳动的生活为多,用葫芦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刚健明快,并配以优美生动的曲调。

跳锅庄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一般是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总要在中间燃起一堆火,与室内的锅庄相似,所以叫跳锅庄。此外,常见的舞蹈还有“初歹”(即“打跳”)、“初及”、“帕手拉”、“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蹈。跳舞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舞蹈行列,欢聚一堂,往往跳至深夜不知疲倦。

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打锅庄”就属于生活舞。一般是傍晚时分在院子或者场坝上举行。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因与屋内的锅庄相似,故被称为打锅庄。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传统的锅庄舞有七十二凋,但是现在一般只能演奏十几种曲调。

锅庄舞舞步刚健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边唱边舞,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普米族舞蹈大都带有集体舞的性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当中。同时普米族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又经常到公共场地进行,因此很容易普及,几乎每一个普米人都会跳锅庄,普米族人聚居地区也因此成为歌舞之乡。

5、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傈傈族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傈傈族民歌在传承傈傈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傈傈族民歌在傈傈族中老幼都能唱,它不需要任何的目的,也没有音乐背景,它只是人们触景生情,信口而唱的民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歌声数日不绝。傈僳青年喜唱的情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也有短小的。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老幼都能唱。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这种无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但曲调大都一样,只有快慢之分。这种快慢有的在词与词之间表现,有的在句与句之间表现,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怒江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管云东介绍,近两年来,怒江州重点开展了傈僳族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2008年省、州两级共投入40余万元进行傈僳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据了解,自2007年组织开展“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以来,怒江州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在州、县文化馆设置专门岗位,安排专人从事傈僳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工作人员先后采访了全州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收集录音近1200分钟、录像资料1000多分钟,拍摄了图片1600多张。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

近年来,怒江州通过组织乡级农民文艺汇演、扶持民间艺术团、补助民族文化传承人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截至2008年,全州共有农村文艺队160多支,其中包括数十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团。2009年年初,怒江州还向州内2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放了一次性补助3000元;在2009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怒江州还将向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发放8000元的补助。

您可能也喜欢:

回族人民身上的汉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成吉思汗纪念节

蒙古族的传统的体育项目:赛马

色彩纷呈独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贵阳  挑花  文化  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