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宫颈炎吃什么食物最好 怎么预防宫颈炎

更新时间:2022-04-19 11:56:30作者:admin

宫颈炎吃什么食物最好 怎么预防宫颈炎

宫颈炎分在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宫颈炎多见,表现为白带增多,并呈黏稠的黏液或浓性黏液,有时可能会有血丝或夹有血丝。宫颈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中以慢性宫颈炎最为常见,而急性宫颈炎常和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

宫颈炎吃什么食物最好

马齿苋炖蛋清

原料:鸡蛋清3个,鲜马齿苋60克。

做法:马齿苋洗净,和鸡蛋清一同加水适量,炖熟即可。温食,每天2次。

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盛型宫颈炎的患者。

蚌肉炖鸡冠花

原料:蚌肉45克,白鸡冠花15克。

做法:蚌肉切成片,白鸡冠花洗净。将蚌肉片、白鸡冠花一同放入陶罐内,隔水文火炖到蚌肉熟为止。每天1次,连续服用7~10次。

功效:适用于湿毒内侵型宫颈炎的患者。

苋菜粳米粥

原料:苋菜50克,大蒜头1个,粳米100克。

做法:苋菜、粳米洗净,和大蒜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粥,熟后即可食用。随意食用。

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盛型宫颈炎患者。

胡椒蒸鸡蛋

原料:鸡蛋1个,白胡椒10粒。

做法:胡椒洗净焙干,研成细末。在鸡蛋上开1个小孔,将胡椒末倒入鸡蛋中,用纸将小孔封住,再用小火隔水蒸熟。去壳食鸡蛋。

功效:温中健脾,化湿止带。适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

鲫鱼薏米汤

原料:鲫鱼1条,薏米30克,生姜16克,精盐适量。

做法:鲫鱼、生姜分别洗净。将薏米炒黄,洗净后和鲫鱼、姜一同下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煨煮大约2个小时,用精盐调味后即可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去湿,止带。适用于脾虚湿胜型慢性宫颈炎患者。

豉汁文蛤肉

原料:文蛤肉200克,豆豉15克,大蒜10克,白糖、精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文蛤肉洗去泥沙,大蒜去皮,豆豉洗净。将其全部同捣烂如泥,然后放碟内,加白糖、精盐、植物油,调匀,隔水小火蒸熟即可。随量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带。适用于急性宫颈炎患者。

怎么预防宫颈炎

1、注意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保持外阴的清洁,避免在经期时发生性交。

2、定期做妇科检查。为了方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并及时进行治疗,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因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积极治疗。如果出现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则应给予关注并积极进行治疗。

3、尽量少做对宫颈有损失的手术,如人工流产和其他妇科手术。及时采取有效地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4、做好流产后及产褥期的卫生,以预防感染。

为您推荐

一直打嗝是怎么回事(病人一直打嗝是怎么回事)

1、可能有进食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胃动力不足,胃排空时间延长,出现了消化不良,会导致打嗝。2、可能是由于进食生冷刺激的食物或者腹部受凉等原因,出现了膈肌痉挛,导致打嗝。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甜

2023-04-12 11:15

凉开水放多久不能喝 凉开水放多久可以喝

1、白开水如果放了3天,水体内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如果继续放置,会进一步与胺结合形成亚硝酸胺,使人头晕眼花,严重的话还会引发胃癌、食道癌。所以白开水放了3天以上就不建议饮用了。2、反复煮沸的开水对人体身体没什么好处,经

2023-04-12 10:56

醋泡花生不适宜人群 醋泡花生哪些人不能吃

1、胃肠溃疡者。醋泡花生味道比较酸,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成分,食用后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若是胃肠溃疡者食用过多的醋泡花生更会加剧胃酸分泌,还可能会刺激到溃疡面,导致溃疡疼痛,甚至出血,对病情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胆囊切

2023-04-12 10:51

益生菌需要放冰箱吗(液体益生菌需要放冰箱吗)

1、益生菌不需要冷冻保存,也不能常温保存,而是要低温冷藏保存。2、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中活性益生菌的数量。一般保质期在1个月内,冷藏温度控制在2~10℃左右。建议放入冰箱保鲜层。3、益生菌的活性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提升并

2023-04-12 10:42

皮肤太薄怎么养厚(皮肤太薄怎么养厚些)

1、减少清洁次数:如果你的皮肤很薄的话,则应该减少清洁次数,如果清洁过度的话,会导致皮肤变得更薄,甚至可能会导致流血哦。2、抗过敏药物:如果你的皮肤很薄的话,则很可能会容易过敏,所以你平时可以使用抗过敏的药物哦。3、做好

2023-04-12 08:32

脸上能搓出泥怎么回事(脸上能搓出泥怎么回事知乎)

1、脸上搓出的泥属于皮肤的角质层,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皮肤过度干燥,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的。2、尽量不要用手过度搓脸,如果皮肤角质层受损,容易导致皮肤过敏。要改善这种情况注意做好皮肤的卫生护理,洗面奶选择一些控油效果好的,

2023-04-12 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