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壳的功效与作用(荞麦壳的功效与作用点)
2023-04-11
更新时间:2022-08-10 05:57:03作者:admin
皮肤微循环调节、雌激素、体脂、雷诺综合征、外周动脉疾病都与女性手脚容易冰凉有关,但与贫血关系不大,与“体质寒凉”没有半毛钱关系。补血补铁或温热食物、增加运动都不如加厚衣物(包括手套)或抱暖水袋更简便有效。虽然无论男女,只要所处环境的气温下降,体温经由皮肤散发出去之后,都会感到冷,而且先冷手和脚。但是,女人手脚冰凉现象总是比男人常见、频繁、厉害得多。
通常情况下,人的皮肤会尽量维持在一个舒适温度上,这要归功于皮肤里由无数毛细血管构成的“微循环”(Microcalculation),它们将来自身体深处的热血源源不断地“泵”过来,温暖皮肤。【实际上,皮肤微循环的更大作用是散发身体深处(核心)的热,避免内脏(好比是“反应炉”)因代谢产热而过热(内脏或肌肉温度过高将无法正常维持代谢)】。
不过,当外界气温下降,皮肤上的“温度感应器”察觉到寒冷时,为了避免内脏变凉(内脏温度过低也无法维持正常代谢),皮肤微循环(毛细血管)立即收缩限流,以减少散热,即流向浅表皮肤的血液减少,流向深部的血液增多。因此,皮肤微循环血流增多/减少决定了皮肤温度的高/低,进而调节了身体散热。这种调节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范围很大,从0.02升/分钟(极冷)到2~3升/分钟(极热),相差100倍之多。
女性手脚更容易冰凉的一个原因是,上述调节机制在女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激烈。同样身处寒冷之中时,女性的血管收缩相比男性发生得更加迅速,更加强烈,也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恢复。1998年发表于《柳叶刀》(TheLancet)的研究(对象219人)就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女性平均体温较男性要高出0.4华氏度,但她们手温却要低2.8华氏度(注意,不是摄氏度)。这方面的男女差异可归因于雌激素,雌激素参与调控外周血管(包括皮肤微循环)。雌激素令女性对温度更加敏感,雌激素越多则越敏感,所以女性体温会伴随生理周期(雌激素水平起伏)而发生变化。
女性手脚更容易冰凉的另一个原因是,女性身体脂肪较男性多(就平均而言)。皮下脂肪越多,则身体深部的热越难以到达皮肤处【是的,除了通过血流散热之外,内脏或机构代谢产生的热也可以通过身体直接传导散热】,所以胖子的皮肤温度常常更低。
手脚太过冰冷有时是一种病态——“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只要遇冷,手脚就会变得极端冰凉甚至变得青紫(提示缺氧),有时甚至仅仅是打开冰柜去拿东西都会发病。这说明患者的皮肤微循环系统极度敏感,调节反应太夸张。等到环境温度回升,血液回流之后,患者的手就有可能会变得又红又肿又痛,好像经历了一次冻疮一样【这种感觉其实我们都可以体验一下,把手放入0℃左右的冰水中几分钟凉透,拿出来等着麻、痒、肿、痛来袭】。这种病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5倍,但病因不明,有些与自体免疫性疾病有关,有些还会因吸烟(尼古丁抑制血液循环)、情绪(肾上腺素使皮肤血液转向肌肉)而诱发。这种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困扰十分之一的女性(英国数据),所以如果你是手脚很容易凉的女生,就有可能是极其轻度的雷诺综合征。
另外一种疾病“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也可以导致手脚冰凉,常见于老年人、瘾君子以及患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这种病人脂质沉积于腿部静脉或动脉内壁中,令血流受到阻碍而循环不畅,热不能达。
贫血,虽然很多人认为它是但其实它并不是导致女性手脚冰凉的原因,或至少不是常见原因【贫血大多是血液变“烯”,而不是血量变少,它会严重影响氧气运输,但对皮肤微循环散热影响不大】。所以推荐多吃那些真真假假补铁补血的食物,如红肉(民间不知为何特别推崇羊肉)、生姜、红枣、动物血、糯米酒、樱桃……都不靠谱。当然饱餐一顿(尤其是热食或烫食)可以让你暂时热乎起来【食物热效应+食物物理热度】,但只是暂时的,即使你经常饱餐吃到胖也不能彻底纠正手脚冰凉的问题,因为它与胖瘦关系不大。
适度运动是专家们异口同声推荐用来解决手脚冰凉问题的方法,因为运动生热,血液循环加速可以让更多热血流到皮肤和肌肉中去,使手脚由凉变热。然而,这种作用同样不持久,很可能在运动停止不久后继续手脚冰凉。【但毕竟适度运动有很多好处,所以推荐适度运动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