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民事诉讼法中举证的主体怎么确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更新时间:2023-11-21 10:07:47作者:未知

民事诉讼法中举证的主体怎么确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一、民事诉讼法中举证的主体怎么确定?

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举证责任,又称“举证的必要”。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中须确认的事实依法负有的提出证据的义务。依现代各国民事诉讼制度,举证责任根据证明对象由双方当事人分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法官分配举证责任应就当事人的主张,其证据是否完整,证据是否具备“三性”为分配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既然质证是围绕证据的“三性”展开的,那么当事人就主张提供的证据必须具备“三性”。当案件事实真伪不明,尚需进一步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时,法官分配举证责任应就当事人的主张,其证据是否完整——证据是否具备“三性”为分配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

1、证据应具备真实性。

证据的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客观性或确定性。证据的真实性是证据最本质的特征。它要求证据的形式和内容都要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发生后,必然在客观世界留下其印象或痕迹。当事人为证据其主张,首先其提交法庭的证据必须是客观的,不是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伪造的证据。审判实践中,当证人出庭作证时,法官首先要向证人释明法律规定,要求其应保证作真实陈述,不得作虚假证词;当被告未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理时,法官均要向原告交待:“因被告未到庭,原告应保证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交的证据都是真实的、合法的,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都是对证据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证据的提供,当事人不仅要提供证据,还要确保提供的证据是真实的,当对证据的真实性产生分歧时,则提供证据的一方必须提供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当然,需要相对方提供辅助性义务时,相对方应予提供,否则亦应承担不利于其的法律后果。如上述案例中,当对借条的真实性产生分歧时,原告李某应申请鉴定,证明借条中署名的真实性,而被告王某有义务提供其书写的真迹用于比对。如果被告不予配合,则其署名虚假的主张则不能成立。

举证的主体一般是双方的当事人,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证据的收集还有认定,证据需要具备合法性,证据收集途径和方式要合法,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等,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指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着客观联系。

本文标签: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  主体  

为您推荐

民事诉讼法中举证的主体怎么确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民事诉讼法中举证的主体通过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确定,举证责任是分局证明的对象,由双方的当事人进行分担的,并且分配举证责任应该按照证据是由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分配责任。

2023-11-21 10:07

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未出庭质证怎么办?

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未出庭质证如何办就要看是哪一方不出庭,如果原告不出庭法院可以按撤销处理;如果是被告不出庭就可以按缺席的方式来进行判决,但如果有正当的理由是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

2023-11-21 10:07

民事诉讼法对主张举证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起诉责任的相关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是根据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果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无法自行取证,也可以请法院调查取证,在高空坠物侵权纠纷,医疗行为侵权纠纷,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等侵权

2023-11-21 10:07

民事诉讼质证期限的规定是多久(民事诉讼质证是在法庭哪个阶段)

民事诉讼质证期限的规定没有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认定,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双方的决定的期限机械能,普通的程序的诉讼不少于三十天,但是质证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天。

2023-11-21 10:06

股东撤资可人家不同意有效吗(股东撤资后需要承担责任)

股东撤资可人家不同意是无效的。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明确的规定了股东一旦入股出资,那么在没有合理的理由情况下就不能撤资了,至于是否能够撤资,股东的家属的意见是无效的,不会被作为参考。

2023-11-21 10:06

民事诉讼中举证人责任的主体是谁(在民事诉讼中举证人责任的主体是什么)

民事诉讼中举证人责任的主体一般都是原告,谁主张谁就需要提出证据;但对于证据起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证据的,那么就可以由人民法院收集;遇到特殊的案件被告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

2023-11-21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