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婚内财产协议怎样写才有效力,这几点千万不要写

更新时间:2024-05-22 05:03:03作者:未知

婚内财产协议怎样写才有效力,这几点千万不要写

夫妻感情好时,不分你我,可一旦走向离婚,本来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因婚后共同生活财产混同,在离婚时要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这很容易让双方因财产问题发生争执。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一方面能够明确各自的底线,有效减少矛盾;另一方面可以规避婚姻中潜在的风险,万一婚变能够减少财产性纠纷。

那么,一份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该怎么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婚内财产协议要写明哪些内容?

(一)写明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等。

在引言部分写明双方结婚登记的时间。

(二)写明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及使用方法,明确约定个人财产产生的收益和增值仍为个人财产,该方享有独立支配权。

此外,关于财产状况的约定必须明确无歧义:

1、房产需要写明产权人、地址、不动产权证号、面积等基础信息,还可对房屋内部装修及家电的归属作出约定。

2、车辆需要写明所有权人、品牌型号、车牌号等信息。

3、存款需要写清楚账号及签订协议时的账户总额,理财、基金等也要写清楚总额,避免在不知账户余额的情况下贸然作出约定损失自己的利益。

4、公司股权可以约定名下公司的股份归个人所有,由此产生的股权分红或者需要承担的债务,约定为个人财产或债务,与另一方无关。

5、其他未列明的财产,可以约定按法律规定处理。

(三)每一笔债务都要写清楚。

对于将来产生的债务,可以约定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以免婚后对方产生巨额债务侵害自己的利益。

(四)对经济补偿款的约定。

男方在外赚钱,女方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成为全职妈妈,在家庭中付出较多。

因而,可以在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由经济优势方给予另一方一定经济补偿款。

(五)写明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一般表述为:双方明确,订立本协议期间精神状况正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受到任何欺诈、胁迫,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二、签订婚内财产协议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一方提出离婚,则自愿放弃所有财产”。

此类约定往往因限制离婚自由而被认定为无效。

(二)不要处分他人财产,或者约定将房产归子女所有。

就算夫妻一方约定将房产赠与给子女,若没有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属于赠与没有履行,一般认定为无效。

(三)最好不要在婚内财产协议中添加出轨、净身出户等内容,如 “一方出轨,则净身出户”,此类条款往往会被认定为无效。

(四)即便在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因此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

如果一方患有重病急需医治,另一方仍需支付医疗费用,承担相应责任,不能置之不理。

(五)婚内财产协议不以公证为生效要件,就是说公证不会影响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关键在于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违背公序良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对于婚内财产协议,建议咨询律师代为起草以保证法律效力,有不懂之处可以和我聊聊。

本文标签: 财产  个人财产  支配权  

为您推荐

婚内财产协议怎样写才有效力,这几点千万不要写

一写明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等。二写明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及使用方法,明确约定个人财产产生的收益和增值仍为个人财产,该方享有独立支配权。三每一笔债务都要写清楚。四对经

2024-05-22 05:03

最新司法解释监视居住的规定包括什么?

司法解释监视居住的规定包括:监视居住的含义、监视居住的特点、监视居住期限届满之后的处理等。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了要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监视居住的,那么被监视居住的人不得随意离开制定住所、不得随意约见

2024-05-22 05:02

怎么设立居住权 怎么设立居住权登记

订立居住权合同根据《民法典》第367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设立居住权适用情形:一离婚时为让对方及时给付折价补偿款;二结婚时可要求对方为自己设立居住权;三老人立遗嘱为心仪之人设

2024-05-22 05:02

离婚后怎样可以变更孩子抚养权(离婚后怎样变更孩子抚养权和抚养权)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

2024-05-22 05:02

离婚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离婚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1、准备以何种方式离婚;2、夫妻共同财产问题;3、子女抚养问题;4、对方是否存在重大过错。

2024-05-22 05:02

遗产继承的顺序和分配比例有哪些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4-05-22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