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更新时间:2023-05-31 17:39:11作者:未知

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一、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可以通过报警方式追究责任。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所谓公文,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制作的,用以联系事务、指导工作、处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如命令、指示、决定、通知、函电等。

所谓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如结婚证、工作证、学生证、护照、户口迁移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

所谓印章,是指国家机关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他们是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符号和标记,公文在加盖公章后始能生效。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所谓伪造,是指无权制作者制作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根本不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而非法制作出一种假的公文、证件和印章,又包括在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的情况下而模仿其特征而复印、伪造另一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伪造或制作,又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而擅自制造。

所谓变造,则是对真实的公文、证件或印章利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进行加工、改制,以改变其真实内容。所谓买卖,即对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者印章实行有偿转让,包括购买和销售两种行为。至于买卖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伪造或者变造的。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往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盗窃某甲的手提包,意图偷窃钱财,没想到包中装有某甲单位的公文及甲的证件。如此,行为人只构成盗窃罪,不构成本罪。

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够是出于直接故意的行为,主体指的是一般的主体,客体方面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信誉,客观方面表现为进行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生活中发现行为人涉嫌此罪,可以直接向警方报警,从而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本文标签: 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  刑事责任  

为您推荐

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可以直接向当地警方报警,从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量刑,一般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并且需要处以罚金,量刑最高是处以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需要处以

2023-05-31 17:39

未经出租人同意房屋转租有效吗 未经出租房同意转租的举证责任

未经出租人同意房屋转租无效。转租房子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征得出租人的同意才可,如果承租人在未经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转租房子,出租人是有权利与承租人解除租房合同。

2023-05-31 17:38

赌博行为涉嫌成立犯罪的判刑多久(涉嫌赌博判几年)

最重的判刑标准是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赌博案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赌博罪的判刑标准也需要结合犯罪情节才能准确分析。赌博是被法律制度禁止的,即便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也会对赌博的违法

2023-05-31 17:38

缓刑考验期满是否构成累犯 缓刑考验期满后是否构成累犯

不构成累犯,构成累犯的前提条件是原来的刑事处罚已经执行完毕以后,5年以内又犯罪就会构成累犯,但是如果缓刑考验期满了,并且没有出现撤销缓刑的事由,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执行,原判的刑罚,那么也不会有构成累犯

2023-05-31 17:38

抢劫造成受害人轻微伤能立案吗(抢劫致人轻微伤怎么判)

能立案,抢劫罪的立案标准并不是以嫌疑人抢劫的数额或者给受害人造成的损伤程度作为判定标准的。只要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抢劫行为就会被判刑,量刑的起点最少是三年有期徒刑。

2023-05-31 15:13

根据规定诈骗罪三年能缓刑吗 诈骗罪3年以下可以缓刑吗

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诈骗罪量刑在三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初步条件,但是否能判缓刑还是要根据其他因素来判断,比如说是否存在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以及对犯罪行为的悔罪表现等等。

2023-05-31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