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 身份证居住证一起丢了可以补办么

更新时间:2024-04-10 15:06:34作者:未知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 身份证居住证一起丢了可以补办么

一、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需要用户口本,到当地的派出所或者说是户籍管理科来进行办理。用户口本去补办居住证和身份证。

《北京市居住证》损坏难以辨认或者遗失的,《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申请办理换领、补领手续。

身份证丢失后,本人应尽快携带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户政大厅,进行丢失补证的申报。民警对户口簿、本人、电脑户籍上的信息核对后,对当事人进行信息采集和证件办理。

二、怎么补办身份证

长期居住、就业、就学的外省市户籍公民因《居民身份证》丢失申请补领的。申领人可以就近向工作地、暂住地任意一个户籍派出所交验以下证明证件:申请异地补领《居民身份证》

1、申领人有效期内的《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或《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卡》;

2、申领人本人到派出所拍摄居民身份证数码照片,并现场采集指纹信息。

3、申领人领取证件时,需持《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派出所领取。

4、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补领《居民身份证》的,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补领,并提供监护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京籍补办身份证:

1、申领人带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

2、进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采集人像信息。

3、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60日内发放居民身份;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时间不得超过30日。

非京籍办理材料:

1、申领人有效期内的《工作居住证》或《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卡》;

2、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换领《居民身份证》的,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换领,并提供监护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地点:

城区任意户籍派出所,远郊区城镇派出所或分局户政大厅。

三、补办居住证需要什么材料

居住证补办材料:

1、身份证明

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

2、代办人证明(如代办需提供)

(1)代办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

(2)医学出生证明、居民户口簿、结婚证等能够证明存在监护、亲属关系的证明;

(3)书面委托书(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除外)。

目前我们国家关于身份证和居住证丢失补办的问题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并不是说丢失之后就没有办法来进行处理了,可以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户口本来进行补办的,但同时是需要提出书面的申请的,而且需要完成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最终的补办成功。

本文标签: 身份证  居住证  户口本  

为您推荐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 身份证居住证一起丢了可以补办么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需要用户口本,到当地的派出所或者说是户籍管理科来进行办理。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说毁坏难以辨认或者是遗失的情况之下,那么是需要提出补办的申请的,然后就是拍摄照片并且领取证件

2024-04-10 15:06

工作中手指骨折算不算工伤? 工作手指骨折算什么伤

工作中手指骨折算工伤,因为工作原因所导致的手指受伤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算工伤的,根据我们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24-04-10 15:06

未成年小孩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未成年小孩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吗)

给未成年人小孩改名字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证,计划生育服务证,以及父母的结婚证、户口本等有效材料,一般情况下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更改姓名都需要由父母向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

2024-04-10 15:06

法律规定没结婚能用彩礼吗?(有法律规定结婚不能要彩礼吗)

法律规定没结婚能用彩礼,因为如果双方没有结婚的情况之下,那么有可能对方是会要求退还财礼的,这也是符合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彩礼退还的条件,所以在使用没结婚的彩礼的时候要慎重。

2024-04-10 15:06

《民法典》规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如何立遗嘱

《民法典》规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不能够签订遗嘱的,因为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签订遗嘱的当事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老年痴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遗嘱是不

2024-04-10 15:06

如果是结婚证丢了一本能办准生证吗 如果是结婚证丢了一本能办准生证吗怎么办

如果是结婚证丢了一本是能办准生证的。在我国的新生儿管理的规定中,在开出生证明必备的证件中就有准生证这一项,没有准生证,就不能对孩子的身份进行证明,也就意味着上不了户口。孩子没有户口对于今后的教育、医疗

2024-04-10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