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交通事故赔偿法条规定的赔偿争议的时效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3-06-11 02:33:54作者:佚名

交通事故赔偿法条规定的赔偿争议的时效是多久

一、交通事故赔偿法条规定的赔偿争议的时效是多久?

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从发生交通事故后开始计算。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多少?

车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要视个案的具体情况而定,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不同,赔偿数额也有所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事故致人身损害的主要赔偿项目为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主要项目。每年7月左右,各个省份会根据本地的统计数据公布统一的标准。当事人需要根据自身的户籍情况、伤残等级、家庭成员中被抚养人情况、个人收入情况、住院治疗护理情况等因素提供证据予以确定赔偿数额。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注意收集交通事故认定书、病历、医疗费发票和清单、个人收入证明、居住证明、家庭成员户籍情况、交通费等证据,以便在诉讼中适用。

三、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四、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总的来说,我国法律制度中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争议的诉讼时效,被侵权方必须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依法处理,但相关法条并没有统一规定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需要结合事故造成的后果,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确定。

本文标签: 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  民法典  

为您推荐

事业单位加班工资平均基数是多少(事业单位 加班工资)

这里无法回答事业单位加班工资的平均基数,事业单位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所以员工的工资收入都是由各单位自行规定的,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取决于聘用合同当中的相关约定,聘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按照本人每小时

2023-06-11 02:33

交通事故赔偿法条规定的赔偿争议的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中对交通事故赔偿争议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而且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从事故发生后就开始计算的,但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依法处理赔偿争议的,比如双方协商处理或者请有关部门调解处理的,诉讼时效是

2023-06-11 02:33

报考驾校的居住证明有什么用(考驾照居住证明怎么开)

报考驾校的居住证明的作用,主要是在报名考驾照时作为个人的证明文件来接受审查,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考取驾照要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来提出,由车管部门审查后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

2023-06-11 02:33

劳动关系中员工累计旷工多久可以辞退

关于员工累计旷工多久可以被辞退的这个问题无法准确回答,旷工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劳动纪律是由公司在法定范围内自行规定的,比如公司规定,旷工一次就可以辞退,那么员工出现旷工行为后,公司单方面

2023-06-11 02:33

房产证上加老婆名字需要什么证件 房产证上加老婆名字需要什么证件和手续

在房产证上加女方名字需要准备的证件包括结婚证,身份证,还有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不过,如果房子还有贷款,加女方名字之前要先到银行办理抵押变更登记,经银行同意的,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才会办理房产证的变更登记

2023-06-11 02:33

员工辞退费交个人所得税么(辞退福利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辞退员工没有所谓的辞退费,如果公司依法辞退员工,只需要给员工发当月工资即可,但是在特定情况下辞退员工需要支付补偿金,违法辞退员工的要支付赔偿金,不过补偿金和赔偿金通常也不需要纳税,除非整体收入已经超过

2023-06-11 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