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举证答辩期

更新时间:2023-11-18 15:10:38作者:未知

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举证答辩期

一、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举证期限是多久?

常规答辩期限15天,涉外答辩期限是30天,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这是关于答辩期限的规定。该期限适用于所有的审判程序(涉外案件答辩期限为30日)。

答辩期限内被告应该提交答辩状。由于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所以很多被告在答辩期内并不提交答辩状。然而,如果被告要对受理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指定时间,法律规定一审时间不得少于15天,二审提供新的证据时间不得少于10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协商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二、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什么特点?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民事诉讼中,有广义的当事人与狭义的当事人之分。广义的当事人是指单一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群体诉讼中的诉讼代表人以及诉讼中的第三人。狭义上的当事人则指原告和被告。

2、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定义是指因自身相关的民事权益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利害关系人。

3、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

(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因为自身相关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执。

(3)能够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

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当事人是指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狭义上的当事人就是原告和被告。与自身民事权益相关而引发的争议,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

本文标签: 期限  民事诉讼  半个月  

为您推荐

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举证答辩期

民事诉讼中提到的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是不一样的,常规的答辩期限是半个月,一审案件适用的举证期限不能少于15天,若二审能够提供新的证据,举证期限不能少于10天,而涉外的案件答辩期限是30天。

2023-11-18 15:10

民事诉讼法对举证不利的后果怎么解释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存在举证不力的情况,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处理民事纠纷,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方负有举证责任,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诉讼请求的合理性。

2023-11-18 15:10

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举证答辩期是多久?

用简易程序处理民事案件,举证的答辩期是15天,从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举证确实有困难,可以跟对方协商,延长举证期限,但是延长的时间不能超过15天。

2023-11-18 15:10

申请仲裁需要多长时间?(申请仲裁需要多长时间)

申请仲裁需要的时间是五天的时间,仲裁申请之后,委员会会在五天之内决定是否受理相关的仲裁,如果受理会通知申请人,如果不受理,需要告知受理人相应的原因并且说明不受理的原因。

2023-11-18 15:09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般由谁承担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由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在法庭上举证,证据要求真实有效,如果举证方提供假证,法院会依法驳回,并且要求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当事人无法举证的,法院可以搜集证据进行举证。

2023-11-18 15:09

民事诉讼如何举证隐匿财产? 被执行人隐匿财产如何举证

民事诉讼举证隐匿财产需要提供对方隐匿财产的物证,或者书证,视听材料等证据都可以,只要能够证明对方隐匿财产的证据都可以作为诉讼的证据进行举证,其他形式的证据还包括电子证据等。

2023-11-18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