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8-05 15:07:59作者:佚名

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一、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构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它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诉讼时效分为两种:第一、若是经过行政复议的,必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是复议机构逾期不作决定的,可以在逾期满十五日之日起诉;第二、若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的,法院不受理,但是若是因不动产诉讼的,期限是二十年。

二、行政诉讼费用承担是怎样的?

(一)被诉行政机构承担

法院的第二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均应由被诉行政机构承担。

(二)按各自责任大小分担

行政诉讼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诉讼费用按照各自的责任大小分担。

(三)被告承担

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而法院准许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如果原告不撤诉或者法院不准许撤诉的,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四)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当事人败诉时,由法院根据共同诉讼当事人的人数和他们各自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以及各自的诉讼行为决定诉讼费用的承担;共同诉讼当事人因连带关系而败诉时,应当负担连带诉讼费用;第三人败诉时,法院将根据共同诉讼当事人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决定分担的比例。

行政诉讼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的费用可以由行政机构承担,也可以由被告承担,是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若存在共同诉讼的情况,当事人败诉后,共同诉讼人要按照相应的责任,来承担诉讼所支付的费用。

本文标签: 行政诉讼  当事人  自己的  

为您推荐

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当事人认为行政机构的处罚,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提交起诉书,说明诉讼请求,案件经过行政复议程序之后,当事人收到复议决定书的,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3-08-05 15:07

宅基地属于个人所有吗 宅基地个人所有权

宅基地并不属于个人所有,因为宅基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不归个人所有,不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但是征收可以得到补偿,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对宅基地进行征收时,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2023-08-05 15:07

提交证据时合同原件被对方拿走怎么办?

处理合同纠纷问题时,原件被对方拿走了,可以提供合同的复印件作为证据,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合同争议的问题,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2023-08-05 15:07

结婚后夫妻财产怎么管理?(结婚后夫妻财产如何管理)

结婚后夫妻财产怎么管理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是实际上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方面的一些问题,双方当事人都是有平等的权利的权利的,所以如果是属于大额财产的转移的情况之下,是需要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来进行处理。

2023-08-05 15:07

告人上法院需要什么手续? 告人上法院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

告人上法院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和证据材料等手续。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情况之下,按照谁主张涉及其中的基本原则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还有就是能够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材料,比如说双方当事人所签订

2023-08-05 15:07

住了8年的房子突然被认定违法建筑强制拆除,我该如何维权?

可以起诉解决。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取得案涉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 但其作为房屋的实际居住使用人,应当享有对涉及该房屋相关处理决定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这是行政法赋予利害关系人的正当程序权利。

2023-08-05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