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补偿吗? 员工被突然辞退有没有补偿

更新时间:2023-08-07 20:12:12作者:佚名

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补偿吗? 员工被突然辞退有没有补偿

一、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补偿吗?

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不一定补偿,若是存在以下情形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员工被违法辞退如何维权?

通常被违法辞退员工根据法律规定,有两种维权方式可选择。

1、第一种方式:接受被公司辞退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接受被公司辞退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收集相关证据,以便进一步向公司索赔。此种方案比较适合员工在单位工作时间长,劳动合同即将到期或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较短,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索取较多的经济补偿金,在向公司索赔时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主张索赔项目:

(1)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2)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3)争取代通知金以及25%的经济补偿金;

(4)违法辞退的要求补偿2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5)如果没签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追讨二倍工资的赔偿金

2、第二种方式: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双方劳动关系,并按原工资标准补发工资。此种方案适合于工作时间较短,薪金较高的员工,因为如果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数额较低,而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补发的工资额远高于经济补偿金数额。选择此种方案要注意员工在被辞退或被解除劳动合同中是否存在过错。

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单位、职员都有可能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请求。拖提出此请求的是单位,且职员本身并没有过错,那么即使后期双方通过协商解除了劳动关系,单位也依旧需要向被辞退的一方支付经济补偿金。需要确定的是,若是补偿金的数额超过法定数额,需要缴纳所得税。

本文标签: 职员  公司  条件  

为您推荐

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补偿吗? 员工被突然辞退有没有补偿

职员突然被辞退公司不一定补偿,只有是满足特定条件之后,辞退职员的公司,才有可能需要去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条件包括包括职员没有过错、经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等。

2023-08-07 20:12

办理了抵押登记,却没能设立抵押权(办理了抵押登记,却没能设立抵押权怎么办)

有效的抵押权应当办理抵押登记,并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不动产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登记。不动产单元具有唯一编码。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

2023-08-07 20:11

补偿款被部分扣留,村委会是否有权这么做?

村委会有权扣留部分补偿款,主要的扣留款项为土地补偿费。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各省市对村委会扣留土地补偿款的比例规定也存在着差异。但大多数省市规定的比例在10%~30%之间,具体比

2023-08-07 20:11

刑事自诉案件在哪个庭立案? 自诉案件应该在哪立案

刑事自诉案件在被告人、或者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法庭立案。常见的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等,自诉人在向法院起诉之前,首先需要结合《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确定具体哪个法院具有自诉案件的管辖权。

2023-08-07 20:11

以“户籍”为单位进行住房安置合理吗?

具有合理性,但也有弊端。土地征收部门对被征收房屋进行安置补偿时,在以“户籍”为分配原则的同时,对于因“户籍”与“产权”关系不一致导致的单纯以“户籍”为标准安置补偿显失公平的情形,应适当兼顾被征收房屋的

2023-08-07 20:11

离婚得不到抚养权怎么办?(离婚得不到抚养权怎么办理)

离婚得不到抚养权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当然,即使向法院起诉,也有不能获得未成年孩子抚养权的可能。为了提高申诉的概率,在起诉的时候,可以提交相关有利于自己获得孩子抚养权的证据。

2023-08-0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