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信用卡恶意透支情节轻微是怎么认定的?

更新时间:2023-04-17 07:44:39作者:佚名

信用卡恶意透支情节轻微是怎么认定的?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情节轻微是怎么认定的?

“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调规定的“恶意透支”。

第一,“恶意透支”有两个限制条件:

1、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也就是说如果持卡人没有接到两次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被催收后在三个月内如数归还欠款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恶意透支”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的透支行为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刑事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以下情形: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是否具有还款能力以及是否发生了特殊困难导致无力还款,需要考察行为人的整体经济状况来评价。这往往需要诸多证据,比如工资表、经营账表、信用卡交易明细、银行存款明细、固定资产清单等来证实。

对于涉及到罪与非罪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对所有证据认真梳理、仔细审查,做到不枉不纵。如果综合全案证据,仍无法得出唯一性结论的,应当本着对被告人有利以及疑罪从无的原则办理。

二、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特征

(1)超出了透支限额,是否超过透支限额以信用卡帐户余额轧差数是否超过限额为准;

(2)在规定期限内未偿还透支款本息而又继续透支的;

(3)超限额或超期透支前没有取得 发卡行授权的许可,包括逃避授权、伪造授权和骗取授权等情形;

(4)透支人主观上有 非法占用发行卡资金的故意。

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方式

恶意透支行为包括两种基本行为方式:

一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即超过信用卡章程的规定或者发卡银行的允许透支。

二是超过规定期限透支,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归还本息。一般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将在发卡银行留下不良的信用记录, 影响 持卡人的个人信用。

信用卡诈骗中有一种是恶意透支,恶意透支信用卡的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而实践中对信用卡的恶意透支进行认定是很重要的,关系着最终是否能够对行为人认定为犯罪。当然,一旦确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话,那么就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了。

本文标签: 轻微  恶意  信用卡  

为您推荐

信用卡恶意透支情节轻微是怎么认定的?

信用卡恶意透支情节轻微的认定指的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所欠款项,且及时恶意透支情况轻微也是属于犯罪,当事人是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的,但具体的量刑还是要根据具体案件来决定。

2023-04-17 07:44

取保候审后怎样才能判缓刑?(取保候审后可以申请缓刑吗)

取保候审后要想适用缓刑,必须是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也就是案件情节比较轻微适用缓刑,不至于发生社会危害性。根据《刑事诉讼法》当中明确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是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3-04-17 07:44

诈骗罪俩万元怎么量刑?(诈骗罪两万块一般判多少)

诈骗罪俩万元将会按照《刑法》第266条当中的规定,对其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但前提必须是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也就是必须是因为不法目的实施相关的欺诈行为,而且受害者产生的错误认识,

2023-04-17 07:44

银行信用卡逾期怎么协商还款 张家口银行信用卡逾期怎么协商还款

当事人逾期了之后在与银行协商还款的时候一定要主动联系银行协商;其次的话就是要表现出还款的意愿;最后的话就是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同时还要保持通话流畅可以联系到本人。

2023-04-17 07:42

法律规定没有诈骗罪会立案吗?(诈骗罪不给立案)

法律规定没有诈骗罪不会立案,必须是存在诈骗的行为,而且已经达到了诈骗数额较大的程度,那么在需要按照诈骗罪对此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各个地方数额较大的标准都是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

2023-04-17 07:42

法律规定怎么解除买房合同?(怎样解除购房合同)

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之下解除买房合同,或者其中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等相关的行为,另外一方当事人是可以法定解除。但是消费者是需要和开发商协商,解除房屋等相关的事宜,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合理

2023-04-17 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