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拐卖儿童应该被判处死刑吗

更新时间:2024-03-10 22:39:08作者:佚名

拐卖儿童应该被判处死刑吗

一、拐卖儿童应该被判处死刑吗?

拐卖儿童是不一定会判死的;拐卖儿童的类型有很多,只要情节不是太严重的,一般会判有期徒期的;拐卖儿童我国法律也是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以此罪名来进行判决,这样才能让犯罪人员得到应有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二、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1、犯罪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犯罪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将拐骗的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为了供其使唤;也有的是因为非常喜欢儿童而实施拐骗的。从实践看,拐骗儿童的大多是一些没有子女的人,想把拐来的儿童收养为自已的子女。这样的人主观上并不是想残害儿童,但是,他们这种极端损人利己的行为,使受骗儿童的心灵遭受严重创伤,给儿童的父母和其他亲人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也给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带来威胁。因此,对于拐骗儿童的犯罪行为,不论其动机、目的如何,都不应忽视其社会危害性,必须给以应得的惩罚。

3、犯罪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拐骗的对象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4、犯罪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犯拐卖儿童罪可以判处死刑,但并不是一律判处死刑。《刑法》对本罪的法定刑规定了三个量刑幅度,其中起刑点为5年有期徒刑,而在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的时候,按照规定可以依法对行为人判处死刑。至于哪些人能够构成本罪,其实只要年龄达到了16周岁,同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那么就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厉的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的 ,拐卖儿童是属于一种特别严重的行为,而且此行为也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只要犯了此罪,执法人员就会以案件的大小来进行判定,情况特别严重者一律就会判决死刑,这也是要为做错事应该付出的代价。

本文标签: 儿童  被判  是在  

为您推荐

如果没结婚证妈妈不带孩子吗(如果没结婚证妈妈不带孩子吗犯法吗)

一般来说,如果夫妻双方没有领结婚证但妈妈不带小孩的话,是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的,并且索取抚养费,因为就算没有领结婚证生了小孩下来,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都是有抚养的义务的,因为他们都是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去抚

2024-03-10 22:39

拐卖儿童应该被判处死刑吗

拐卖儿童是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的。我国《刑法》对拐卖儿童行为的处罚力度非常大,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在5-10年有期徒刑之间量刑处罚,但要是情节特别严重,那么最高也是有可能对犯罪分子处死刑的。

2024-03-10 22:39

财产分割后不抚养老人的如何处理 没有分财产 不赡养

财产分割后不抚养老人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协商处理的。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

2024-03-10 22:39

孕妇辞退补偿的规定是什么?(孕妇辞退补偿的规定是什么呢)

孕妇辞退补偿的规定是包括:辞退的补偿标准、补偿期限等。如果在女性员工怀孕期间进行劳动合同的解除的,时候一般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对女性赔偿两倍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要赔偿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2024-03-10 20:09

寻衅滋事罪中分主犯从犯不同吗

寻衅滋事罪中分主犯从犯是不同的。在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个人实施的,也有可能是共同犯罪,例如事前共谋的情形,这样就存在主从犯之别了,一般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附和者为从

2024-03-10 20:08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有哪些?(诽谤污蔑罪的立案标准)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有: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在我国的公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如果侵权行为人的行为,足以使受害人的人格利益减损的,可以构成侵犯名誉权,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犯名誉

2024-03-1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