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玩忽职守最轻会判多久?(玩忽职守罪最轻判几年)

更新时间:2023-11-26 07:36:36作者:佚名

玩忽职守最轻会判多久?(玩忽职守罪最轻判几年)

  一、玩忽职守最轻会判多久?

  玩忽职守最轻会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并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所谓玩忽职守,是指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

  2、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理应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履行公职中时刻保持必要的注意,但行为人却持一种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态,对自己玩忽职守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三、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是什么?

  1、行为性质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这种“滥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超越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超越法定权力范围,违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二是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违反法定办事程序,随心所欲地违法处理公务。

  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这种“玩忽”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不履行职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该为而不为,放弃职守、擅离岗位;二是不认真履行职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敷衍塞责。

  2、行为方式的区别。

  从行为方式上讲,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都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构成,只是行为的主要方式有所区别,即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作为,玩忽职守罪多数表现为不作。

  3、结果要件的区别。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滥用职权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2人、轻伤5人以上即可立案;玩忽职守除造成死亡1人以外,重伤要3人、轻伤10人以上才能立案。

  滥用职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即可立案;玩忽职守则要30万元才能立案。

  综合上面所说的,玩忽职守就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工作极其的不负责任,导致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所犯的罪行,一般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是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犯罪的情形大小来判定,这样才能让违法者付出该有的代价。

本文标签: 玩忽职守  有期徒刑  最轻  

为您推荐

玩忽职守最轻会判多久?(玩忽职守罪最轻判几年)

玩忽职守最轻也会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严重比较严重的,那么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此罪的主体必须要国家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就不会按玩忽职守罪来进行判决。

2023-11-26 07:36

强拆不可怕,被拆迁人不会维权才真的可怕了,对于维权这样处理?

其一,要及时委托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启动法律程序进行阻滞。其二,就“守房”问题,要区分情况进行妥善安排。其三,要确立一个正确的维权观念:房子即便被强拆了,只要没签协议,仍然能够维权!也就是说,固然强拆这

2023-11-26 07:36

劳动者不服仲裁裁决多久起诉? 劳动者对仲裁不服多少天内起诉

劳动者不服仲裁裁决是可以在裁决之后的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解决,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起诉的,那么所存在的裁决书就会产生法律的效力,在确定用人单位违法的就需要承担起法律的责任。

2023-11-26 07:36

诉前财产保全是不是专属管辖 诉前财产保全是不是专属管辖法院

诉前财产保全是避税于专属管辖,一般只能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其它的法院是没有权利参与的;但如果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是可以向财产保全地法院或者是其它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

2023-11-26 07:35

个人债务与夫妻债务有什么区别(个人债务跟夫妻共同债务的区别)

个人债是指夫妻一方借入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债务;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一方为了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为了共同生活目的从事商业活动而产生的债务。

2023-11-26 07:35

离婚不支付抚养费如何办 离婚不支付抚养费如何办理

而支付抚养费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法定义务,拒不支付抚养费损害的是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因此,如果存在探望权不能实现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不能以一项权利无法顺利实现而拒绝履行其法定义务。

2023-11-26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