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有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3-08-23 17:38:35作者:未知

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有赔偿吗)

一、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

不可以辞退的,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也规定,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员工受了工伤,公司是不能随便辞退员工的。除非员工具有严重违法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情形。若公司因为员工受工伤辞退的,公司需要给付补偿及赔偿。

二、辞退员工给不给双倍补偿?

员工被辞退,如果是被违法辞退的,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申请调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得到双倍补偿金,单位应当支付给员工的赔偿金是按双倍补偿金的标准来计算的。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满半年的按一个月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作时间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三、辞退员工的合法程序有什么?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3、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4、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5、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6、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关于与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7、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同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所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需取出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8、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9、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员工工伤期间公司不能辞退,只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时,才会给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提前30天通知员工终止劳动关系的,支付一倍的经济补偿金就可以,需要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具体金额。

本文标签: 工伤  员工  单位  

为您推荐

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辞退吗有赔偿吗)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单位不能辞退员工,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出现工伤之后,单位要给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确认工伤等级再赔偿员工,在此期间单位不能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否则要给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2023-08-23 17:38

居委会开居住证明需要什么?(居委会开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若是当时想去居委会开具一个居住证明,那到时候需要写到自己的有关证明材料,到居委会即可。若是租房子的需要带一份租赁合同,以及房东的相关复印件,如果是自买房子,要带房产证即可。

2023-08-23 17:37

没有领结婚证算重婚罪的吗? 没领证构成重婚罪吗

没有领结婚证不一定算重婚罪,没有进行婚姻登记但是明知道他人有配偶,和他人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还有居住的行为,也是可以认定为重婚罪的,如果犯重婚罪需要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023-08-23 17:37

如果公司辞退员工当月全勤奖会扣吗(辞退员工需要发放全勤)

公司辞退员工之后,当月的全勤奖需要正常发放,还要给员工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办理离职手续,转移社保关系和档案,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时间,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就可以。

2023-08-23 17:37

辞退员工不办理手续怎么办? 被辞退员工不办手续怎么办

单位辞退员工,还不给其办手续,员工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若发现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的,还可以向单位要求双倍的经济补偿。

2023-08-23 17:37

最新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贷合同的有效期是三年,也就是说诉讼时效是三年,借贷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于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

2023-08-23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