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获赠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获赠的钱需要交税吗

更新时间:2024-05-09 12:35:07作者:佚名

获赠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获赠的钱需要交税吗

如果别人没有指定赠与个人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获赠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一方婚前接受赠与财产的为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后接受赠与的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赠与人明确只给受赠人一方的,才作为婚后个人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利。

合法夫妻共同财产的特点:

一是时间限制。即劳动收入、生产经营收入、投资收入、知识产权收入、继承和赠与收入,从领取结婚证到解除夫妻关系的整个婚姻期间的其他合法收入,是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双方不同居、不分居两地,无论是由一方管理或使用,还是双方分别使用,只要是婚后取得的财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等,最费时。

二是财产的所有权利益仅限于所有权的范畴。即有形商品、现金和可预测收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保险到底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当事人自行出资购买的商业保险所产生的保险利益并未涉及,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具体情况具体看。

比如,具有理财性质的分红型保险和养老保险,该类保险在购买时,一般都是以夫妻一方名义作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之后也以夫妻共同财产定期缴纳保费,目的则是为了将家庭财产达到增值保值的效果。如果认定为个人财产,对另一方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将该类保险的保单现金价值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再比如,人身险(含意外、健康等险种)以共同财产所缴纳的个人保险费,这是较有争议的一点。有案例显示,某男士因患病获得了公司为其投保的人身意外综合险赔付的保险金,在离婚时被判为了个人财产。

所以,保险财产分割的关键点主要和婚前婚后投保,是否是共同财产投保,保险的险种等各个因素有关。具体分割一般要看具体情况。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如果赠与合同或者遗嘱中确定只归属于夫或者妻其中一方的财产,那么所赠与或者所继承的物品具有鲜明的个人属性,只属于夫或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财产所有人支配自己的财产的真实意志。

本文标签: 财产  婚前  婚后  

为您推荐

离婚后要迁户口的该怎么在离婚协议中作约定

离婚问题如果涉及一方或孩子户口迁移,必须要户主或户口本持有方的配合,所以,为了保障离婚后可以顺利迁出户口,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不迁出户口或者不配合办理手续的法律责任。

2024-05-09 12:35

获赠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获赠的钱需要交税吗

如果是一方婚前接受赠与财产的为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后接受赠与的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赠与人明确只给受赠人一方的,才作为婚后个人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利。

2024-05-09 12:35

集体房产证的房子能买吗 集体房产证的房子能买吗不能过户

集体房产证的房子是不能买的,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并没有集体房产证这样的法律概念,所谓的集体房产证就是集体产权房,集体产权房是修建在集体土地上的,没有房管局出具的房产证,这类房产并不是私人财产,并没有房管局

2024-05-09 10:05

无证驾驶行政拘留多久?(无证驾驾驶行政拘留多久)

没有驾驶证开车拘留的时间在十五日以内。对于无证驾驶的情况下,《道理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处罚是反馈和拘留。但对于拘留,并不是必须的。实践中,无证驾驶是可能被拘留也可能不用被拘留的,具体应当视情节轻重。

2024-05-09 10:05

房租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个人房屋的租金是否是夫妻共有财产)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的规定,房屋租金是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个人房屋拿来出租所取得的收入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除了孳息和自然增值,其余的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024-05-09 10:04

天津2022年办理居住证流程 天津2022年办理居住证流程图片

1、申请人应当向受理单位或者通过网络提交规定的证明材料。2、受理单位收到申领居住证的材料后,应当对材料进行核对。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及时受理并出具收件凭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及时一次性告知需补交的全部

2024-05-09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