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骗取贷款罪既遂怎么处罚? 骗取贷款罪既遂标准

更新时间:2023-05-07 12:36:31作者:未知

骗取贷款罪既遂怎么处罚? 骗取贷款罪既遂标准

一、骗取贷款罪既遂怎么处罚?

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来进行处罚,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一百七十五条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骗取贷款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骗取贷款罪是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1、认定骗取贷款罪的关键有两点:

(1)对欺骗手段的认定;

(2)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证据,在主观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故意。同时,要注意查找充分证据,证明犯罪的实际后果非常严重,符合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2、骗取贷款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诈骗罪的对象既包括货币,亦包括财物,对象不仅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范围比贷款诈骗罪广泛得多。

(2)发生的领域不同。本罪发生在金融领域进行贷款的过程中;而诈骗罪的领域范围则极为广泛,可以涉及任何领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领域在内。

(3)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不仅会对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造成侵害,同时亦侵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属于复杂客体;而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本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5)犯罪的起点额不同。本罪的认定为犯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l万元;而诈骗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

与贷款诈骗罪不同的是,行为人实施骗取贷款的行为,并没有将金融机构的贷款据为己有的意思,也就是没有非法占有金融机构贷款的目的,并且行为人在主观上还存在归还的意思,所以行为人实施骗取贷款的犯罪行为之后,会受到比贷款诈骗罪相对较轻的处罚。

本文标签: 贷款  行为人  就会  

为您推荐

双方之间怎么写房屋买卖协议(双方买卖房屋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房屋买卖协议中需要载明出卖人和买受人双方的基本信息、房屋的具体信息,比如说房屋的位置、房屋的面积等、房屋买卖合同的付款方式、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方式以及双方签字盖章

2023-05-07 12:36

骗取贷款罪既遂怎么处罚? 骗取贷款罪既遂标准

骗取贷款罪既遂需要根据行为人骗取贷款的数额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行为人骗取贷款的行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此时就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犯罪情节严重的,此时会被处三年以

2023-05-07 12:36

参与诈骗一般会判多久?(参与诈骗一般会判多久死刑)

参与诈骗的判刑会根据诈骗罪的涉案金额以及行为人在诈骗罪中的地位作用来确定。数额较大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诈骗罪的数额巨大,此时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此时还可以处

2023-05-07 12:36

一方起诉离婚能缺席判决吗?(一方起诉离婚能缺席判决吗)

一方起诉离婚能缺席判决,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在离婚诉讼中,如果是被告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被宣告失踪的,此时原告提起离婚诉讼,此时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如果是被告出具了不到庭的书面说明,此时也可以缺

2023-05-07 10:17

涉恶量刑12年能减刑吗? 涉恶量刑12年能减刑吗判几年

涉恶量刑12年能减刑,但前提是犯罪行为人符合法定的减刑条件。无论是被判处拘役、管制,还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行为人,只要是符合法定的减刑条件,即存在重大立功的情节或者是真诚悔过,此时就可以对

2023-05-07 10:17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什么意思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故意,即行为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故意的,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需要在主观上出于营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想要通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获得非法利润。

2023-05-0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