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能否判刑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数额巨大的认定

更新时间:2023-05-20 20:09:24作者:未知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能否判刑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数额巨大的认定

一、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能否判刑?

可以,行为人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达到“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

1、发行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2、伪造、变造国家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相关凭证、单据的。

3、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4、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5、其他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涉案金额1%-5%的罚金,具体情况下必须达到数额巨大或者其它严重情节的才构成上述违法事实,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判决处理。

《刑法》第一百六十条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以及投资者(即股东、债权人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客观要件

1、行为人必须实施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是制作了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而未实施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不构成本罪。必须是既制作了虚假的上述文件,且已发行了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的才构成本罪。

3、行为人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达到“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主要是单位。自然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依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制作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债券募集办法等不是对本公司状况或本次股票、债券发行状况的真实、准确、完整反映,仍然积极为之者。因而本罪行为人的罪过实质是诈欺募股或诈欺发行债券。

我国对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也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如果是行为人在没有经过国家机关批准,或者是经过国家机关批准之后发放虚假的股票、债券等,此时就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在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时,该行为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标签: 债券  股票  才会  

为您推荐

走私国家物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走私国家物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第二,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违反海关有关规定走私物品的行为;第三,犯罪的主体为一般责任主体;第四,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

2023-05-20 20:09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能否判刑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数额巨大的认定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可以判刑,但必须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才有可能被判处刑罚,即行为人或者是单位实施了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行为之后,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会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023-05-20 20:09

因一方违约产生合同纠纷如何追责 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是否要赔偿?

因一方违约产生合同纠纷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追究责任,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此时可以根据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另外一方造成的实际损失来确定,此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之间协商处理违约责任的

2023-05-20 20:09

合同纠纷是怎么定罪的

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定罪量刑,但如果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是因为一方实施的合同诈骗行为引起的,在犯罪行为人获得的利益或者是造成的实际后果达到立案标准时,可以追究其刑

2023-05-20 17:4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么量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需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涉案金额以及造成的实际危害后果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数额较大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

2023-05-20 17:41

犯人前妻可以去探监吗?(前妻可以去监狱探监吗)

犯人前妻可以去探监,但前提是获得有关机关的批准和许可,如果是没有经过有关机关的批准许可,那么就不可以去探监。其实探监的权利只有犯罪行为人的近亲属、监护人或者是好友等人才享有,其他人想要会见就必须经过批

2023-05-20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