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随意

更新时间:2023-11-03 07:36:10作者:未知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随意

一、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怎样的?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意”,顾名思义,是指随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司法实践中,常用是否“事出有因”来判断是否属于“随意”。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纯粹意义上的为寻求精神、发泄不良情绪、开心取乐的所谓“流氓”动机越来越少,而是逐渐向满足自尊动机方向发展。那些因小纠纷、小矛盾而小题大做,行为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一种变态的自尊心,为了“面子”。任何的故意犯罪均不可能无缘无故,都有其原因和动机,只有准确界定“随意”,才能正确区分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罪。

寻衅滋事罪最低判六个月,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基础量刑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判处有期徒刑的,最少是判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罪立案追诉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

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

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寻衅滋事必须是需要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来进行一定的处罚的,当然了,如果要按照寻衅滋事罪进行定罪处罚的话,首先就是需要情节达到一定的恶劣的程度,其中一种情况就是随意的殴打他人,这里的随意是有一定的认定的。

本文标签: 随意  自己的  情况  

为您推荐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随意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的认定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司法实践上来说的话,主要就是事出无因的情况之下就随意的发泄不良的情绪,在基于开心取乐的情况之下就进行随意殴打他人。

2023-11-03 07:36

字体属于著作权还是专利权? 字体属于著作权吗

字体属于著作权。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字体是享有著作权的,如果说对于其他人员所拥有的字体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变的情况之下,那么就是属于一种侵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话,是可以申请著作权保护的。

2023-11-03 07:35

著作权侵权纠纷之抄袭怎么处罚 抄袭侵犯著作权

著作权侵权纠纷之抄袭处罚包括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且消除侵权带来的影响,同时侵权人需要对被侵权人进行赔礼道歉,最后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进行赔偿损失的处罚,赔偿金额按照具体的情况认定。

2023-11-03 07:35

寻衅滋事罪致人轻伤严重吗?(寻衅滋事罪致人轻伤严重吗)

有寻衅滋事行为,导致受害者轻伤是很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项罪名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属于公诉案件,需要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下达判决书。

2023-11-03 07:35

字体著作权司法解释中保护的期限为多久?

字体著作权司法解释中保护的期限为有生之年到死亡的五十年,如果最属于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期限一般就是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只要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他人就不能侵犯。

2023-11-03 07:35

著作权有没有权利用尽怎么判断(著作权权能)

著作权有没有权利应当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用尽知识产权的所有人或者是许可人一旦将知识产权合法至于流通之后,原来的权利人就因此而丧失相关的权利。这样的一种原则的话,实际上是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所产生

2023-11-03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