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孔乙己概括(孔乙己概括主要内容)

更新时间:2023-06-04 01:21:47作者:未知

孔乙己概括(孔乙己概括主要内容)

1、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角,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2、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

3、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这种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自我放任,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所以,即使他再怎样样自命不凡,也禁不住社会现实的打击,和自我早已注定的命运。

4、孔乙己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不制定科举制度,那么孔乙己就不会是这样的情况,可是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成为行尸走肉,变得非常懒惰。

5、孔乙己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儒家独尊下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本文标签: 孔乙己概括  

为您推荐

范进中举分段概括 《范进中举》分段概括

1、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奚落。后范进瞒著丈人去考试。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亦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高中举人。2、邻

2023-06-04 01:21

孔乙己概括(孔乙己概括主要内容)

1、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角,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2、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

2023-06-04 01:21

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1、“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把酒问青天。2、这句话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具体全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2023-06-04 01:10

粳米读音

1、粳米读音[jīng mǐ];2、粳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见的主食。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东北。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

2023-06-04 00:27

西游记第四回内容概括(西游记第四回内容概括300字)

1、第四回梗概: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2、悟空被太白金星唤上天庭封官,却被授以“弼马温”之官,初他开心的在天河牧马,后得知此官为末等职,怒回花果山。 3、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

2023-06-04 00:26

长善救失读音(长善救失读音长怎么读)

1、长善救失的读音是zhǎng shàn jiù shī。原句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学记》。2、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2023-06-04 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