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意思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翻译

更新时间:2024-07-23 00:04:48作者:未知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意思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翻译

意思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意思

  《伯牙鼓琴》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注释

  鼓:弹奏。

  听:倾听。

  绝 :断绝。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巍巍:高。

  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少选:一会儿,不久。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伯牙鼓琴》赏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意思

  伯牙介绍

  伯牙,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介绍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锺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本文标签: 文言文  原文  伯牙鼓琴  

为您推荐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意思 伯牙鼓琴文言文的翻译

意思: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024-07-23 00:04

介绍景点英文(介绍景点英文PPT)

1、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s called the 10 two thousand Great Wall. In fact, its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 lon

2024-07-23 00:03

最有傲骨的一首诗(最有傲骨的一首诗词)

1、《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

2024-07-23 00:03

杞人忧天的意思和典故 杞人忧天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杞人忧天的意思: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杞人忧天的典故: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旷野上,心想这时候天要是塌下来,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肯定会被碰成肉饼的。他躲进房屋里,又想天要是这么一大块地碰下来,房屋不也被硬倒了吗?砸倒的房屋不也要压到头上来吗?

2024-07-23 00:0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什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意思: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此就可以当老师了。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024-07-23 00:03

伯牙鼓琴的意思简短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的意思简短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024-07-23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