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学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学弈》的翻译

更新时间:2023-05-29 06:05:01作者:佚名

学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学弈》的翻译

  《学弈》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导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学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学弈》原文

  学弈

  先秦·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注释

  ①弈:下棋。

  ②秋:人名。

  ③通国:全国。

  ④之:的。

  ⑤善:善于,擅长。

  ⑥使:让。

  ⑦诲:教导。

  ⑧其:其中。

  ⑨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⑩之:指弈秋的教导。

  ⑪鸿鹄:天鹅。

  ⑫将至:将要到来。

  ⑬思:想。

  ⑭援:引,拉。

  ⑮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

  ⑯之:天鹅。

  ⑰之:他,指前一个人。

  ⑱弗若:不如,比不上。

  ⑲矣:了。

  ⑳为:因为。

  ㉑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㉒与:文言助词。

  ㉓曰:说。

  ㉔非:不是。

  ㉕然:代词,这样。

  《学弈》赏析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学弈》作者简介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宣扬“仁政”,代表作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本文标签: 文言文  注释  原文  

为您推荐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和启示(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还有道理)

翻译: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卖宝珠的人,他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用珠玉作缀,用玫瑰装饰,用翡翠连结。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叫做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不管它是否有用。启示: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2023-05-29 06:05

学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学弈》的翻译

翻译: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导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023-05-29 06:05

七年级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七年级河中石兽的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翻译: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位于河边,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的两座石兽一起陷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搜寻石兽,最后无法找到,他们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他们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2023-05-29 06:03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和垓下之围全文翻译)

翻译: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2023-05-29 06:03

夜雨寄北古诗的翻译 夜雨寄北古诗翻译视频

翻译:你若问我归家的日期,我还没有定期!今夜巴山淅沥的秋夜,却已涨满秋池。几时才相会共剪红烛,在那西窗之下?再来细诉今夜巴山中,这听雨的情思。

2023-05-29 06:03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七年级 论语19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23-05-29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