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更新时间:2023-05-28 13:00:17作者:未知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赏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本文标签: 孝子  之忧  父母  

为您推荐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023-05-28 13:00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翻译(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的本是什么意思)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翻译: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传记作品《种树郭橐驼传》,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2023-05-28 12:04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翻译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翻译虚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翻译: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出自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谏逐客书》。李斯的《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加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

2023-05-28 12:03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翻译 虽然 每至于族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翻译:即使如此,每次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难下手。“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出自《养生主》,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创作的一篇文章,载于《庄子·内篇》,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

2023-05-28 12:02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翻译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翻译: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出自苏洵的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2023-05-28 12:0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翻译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什么意思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翻译: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饱:饱足。安:安逸,舒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该句出自《论语·学而》,《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2023-05-28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