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女娲补天教案内容 《女娲补天》教案

更新时间:2023-07-22 06:34:52作者:未知

女娲补天教案内容 《女娲补天》教案

1、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坍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从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中,发现各自的表达顺序,积累生动的词句,展开想象,学习积累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神话的神奇魅力。

2、重难点、关健: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2)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神话的神奇魅力。

3、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4、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1)这就是故事里的插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老师贴课题)

(2)师总结:刚才我们抓住“谁干什么” (老师贴黑板贴:谁 干什么)就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其实,关注课题也能帮助我们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贴黑板贴:课题知内容)

(3)今天,我们不光要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加大难度,讲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有)

5、检查“学乐云”完成情况。

(1)(生字)先表扬完成得好,点评完成情况。,再选一个录音听(如果“人人通”能显示就用,不能就打开书,看到P128的生字,认真倾听。

(2)抽生评价读得怎么样?

(3)(词语)先点评完成情况,生再听录音评价。

6、新授

(1)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生字词,那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早自习的时候,同桌比赛读了课文,还评了星。得了三颗星的举手,得了四颗星的举手……(表扬)

(2)过渡: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在这个故事中,他为什么补天呢?她怎么补天的呢?她把天补好没有呢?你们想知道吗?(师边说边贴)(想)那打开书,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看看课文第几自然段分别写了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呢?(生说,师在白板上写)

(3)出示“人人通”电子课本的第一自然段,抽生读。

7、小结

老师指着板书:孩子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六要素,将故事的六要素串联起来也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接着训练。

8、作业

(1)师过渡:孩子们,课后把学习单上起因这一部分的关键词填好。

(2)然后,将关键词串起来,加上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一边讲一边录音,再上传“学乐云”。

本文标签: 女娲补天教案内容  

为您推荐

女娲补天教案内容 《女娲补天》教案

1、教学要求:(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坍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2)复述故事,从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中,

2023-07-22 06:34

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

1、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选自《

2023-07-22 06:33

葡萄沟教案内容(葡萄沟优质教案一等奖)

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

2023-07-22 06:32

英语作文投诉信内容(英语作文投诉信120英文单词)

1、第一部分:说明投诉问题I must complain about …I am not satisfied with …I feel 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about I am writin

2023-07-22 06:32

踏雪寻梅教案内容 踏雪寻梅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2)了解刘雪庵、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3)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的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分析与表现歌

2023-07-22 06:30

椿萱并茂是什么意思 椿萱并茂是什么意思哪些内容可以放在cd卡里

1、椿萱并茂,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 xuān bìng mào,意思是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褒义词。2、成语出处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

2023-07-22 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