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分别是什么典故(马陵与桂陵之战)

更新时间:2024-04-12 21:06:06作者:未知

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分别是什么典故(马陵与桂陵之战)

1、桂陵之战

魏国在战国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因而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以解除这个危机。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2、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本文标签: 典故  分别  

为您推荐

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分别是什么典故(马陵与桂陵之战)

1、桂陵之战魏国在战国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因而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

2024-04-12 21:06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1、战国曾侯乙编钟朝代:战国。2、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3、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

2024-04-11 15:20

下克上是什么意思(下克上大名)

1、所谓“下克上”(日语汉字写为“下克上”、发音是:げこくじょう)是日本战国大名的来源,并不仅仅是旧的守护大名,否则战国时代也不会被称为“下克上”的时代,也是指下级代替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消灭家主、农民驱逐武士……战

2024-04-11 01:56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今天的哪里)

1、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其最早失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辽太宗父亲,自己为儿

2024-04-11 01:56

三省六部制源于哪个朝代(三省六部制起源于哪个朝代)

1、源于隋朝、隋炀帝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3、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2024-04-11 00:0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为了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1、整顿吏治: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政绩好坏觉定,不固定年限;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并加大反贪污力度,树立御史台的权威。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以邻长,武邻为一里长,五里为一党长。长官均由办事能力

2024-04-10 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