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乌军抱怨美制坦克存在一系列弱点和缺陷,成俄军“头号”打击目标
2024-05-31
更新时间:2024-05-31 12:00:10作者:佚名
“终于等到了。”“真好吃,爆汁没有渣,一口气吃5根。”“生啃不过瘾,锅子煮一锅,都好吃。”
这段时间,大杭州不少吃货又开启了“水果玉米吃吃吃”的模式,快抱电商一上架,更是下单不断好评不断。
这种水果玉米,来自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的“玉见农场”,农场主人是一位90后姑娘,名叫应李一。
她出生于1993年,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国后,跟随母亲的足迹从事农业,2021年5月在航川村云山下成立了“玉见乡甜”种植基地,成了村民口中的“玉米姑娘”。
去年9月,这位“玉米姑娘”又变身“玉米博士”:去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读起了博士。
在玉米上市的这个初夏,她更多时间是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教室里。
应李一被村民称为“玉米姑娘”
小学时的梦想就是 “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
看应李一的简历,怎么也不能把她和玉米和农业联系起来。
她在北京读的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然后去英国读了设计管理硕士,回来后就职于一家成都和阿联酋的跨国企业,统筹主办“成都·迪拜国际杯——温江·迈丹赛马经典赛”。
“我从小就对农业有兴趣。”应李一说,自己小学时给大家同学录上的留言,在“梦想”一栏填的都是“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连大学毕业设计都是果蔬包装设计。
机缘巧合下,应李一的母亲真的经营起一家农场。抱着对农业的向往和热爱,每逢节假日,应李一都会在农场住上一段时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半个“土专家”。
2021年,母亲退休了,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还有家人的鼓励,应李一毅然辞去跨国公司的高薪职位,跟随母亲的足迹开始从事农业。
她走访乡镇筹备基地建设,考察水果玉米种植,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2021年5月在杭州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的云山下成立了“玉见乡甜”种植基地。
当年8月,第一批秧苗培育完成,10月初第一批水果玉米成熟。她和公司的年轻人一起,建立起多达5000余名客户的线上销售网络,水果玉米还未上市就被预订的客户抢购一空,她也成了村民口中的“玉米姑娘”。
应李一称自家水果玉米口感清甜,图为玉米
“我们种的水果玉米口感清甜,很受消费者欢迎。”应李一介绍,基地玉米产量达到了每亩1500斤,总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20亩扩建到了200亩。
“项目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村民年增收超3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还获评了建德市第一批‘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建德航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年都会试种全球20到30个品种的水果玉米
应李一说,之所以选择在建德航川村建农场,是看好当地玉米的种植传统,想借助好品质打造品牌效应。
基地建好后发现,之前的销售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卖菜模式,微信朋友圈一个个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商。
和妈妈打理农场不一样,应李一烧起了“三把火”:做管理、做品牌、做销售。
农场开始有了“管理”这个词,在这里干活的,都是村里年纪偏大的农民,应李一和20多位村民员工一一签订了劳动合同,并进行培训。
“统一用工模式统一管理,不能说农忙时来干活,农闲时让他回家。当然,我们支付的工资比较高一些,要求他们必须保证农忙的时候不可以随便请假。”应李一说。
接着是做品牌。“水果玉米,不单单是一个玉米,更有自己的情怀,有个slogan叫‘玉见’:就是遇见之前千挑万选,遇见之后钟情不变。”
遇见之前,应李一和妈妈一起,对各种农产品,包括水果玉米、火龙果、蔬菜都进行过研究和试种,最后选择了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我们种植的玉米,是绿色的健康的口感好的,顾客就是我们的家人,这是给家人们吃的农产品。”
做好品牌要有好产品支撑。每年,农场都会在同一个联动大棚环境下,试种全国甚至全球20到30个品种的水果玉米,然后挑出最好吃的,进行主营品种迭代。
图为水果玉米大棚
还有就是营销。2021年10月,第一批水果玉米上市,虽然只有10亩,但应李一在镇里的支持下,做了一个水果玉米采摘节,反响挺大,还上了央视。
电商销售开启后,策划了很多线上的推广活动,每逢水果玉米成熟都搞采摘直播。
航川村是明星村“建德民宿第一村”,村里的游客都会来基地走一走,很多一看就直接要求采摘带走,加微信后不时回购。
能人带头、政府牵线,玉见玉米越做越红火。2022年10月,航头镇顺势成立了玉米共富联盟,来自企业、大户、农户以及电商销售群体等50余人、5家单位集体签约加入,同时发布“航头水果玉米”区域公共品牌,种植能手还受邀担任种植导师。
“镇里给了我们许多好政策,比如大学生创业补贴、粮油产品补贴等,我想结合自身专业,把海外农业大品牌发展经历和时下年轻人的潮流需求结合起来,用健康、绿色的种植理念加以最新的电商宣传模式,推广放心的农产品。”应李一说,她的农创之行引起了许多留学同学的关注,家乡的好政策、大变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返乡创业。
应李一正在检查水果玉米的生长情况
不止于玉米的无限可能
“这里待着太舒服了。”应李一说,有时候站在田埂上,听风吹过玉米地,耳边传来一阵窸窣的声响,伴随着一股嫩玉米的香甜气味,“想着丰收的日子又要到了,这种满足感太强烈了。”
肤色变黑了,创业更忙碌了,应李一也有了更多想法:“做农业还是有局限,从我个人来说,做了几年也感觉有点瓶颈了,和很多农创客聊,大家都同样困惑。所以我又去上学了,还是想找到一个创新点。”
让大家惊讶的是,应李一读的博士专业是数学。
“一方面是自己爱好,另一方面我觉得,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不是可以用数学的思路去探索玉米的农业,不管是管理农业还是控制产量,就想从数学这个角度借用一些别的工具,大数据也好,人工智能也好,看能不能有所突破和发展。”应李一说。
在她看来,现在很火的人工智能,未来肯定是要和农业联系在一块的。比如种植管理,未来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测定土壤,然后提供精细化又可操作的改良方案。
去北京上学半年多,应李一确实发现了新可能,那就是把资源带到乡村来,给乡村引流,为乡村振兴助力。
玉米在大棚里生长
区别于大多是直博生的同学,应李一自己做过公司,对于学校科研成果转化这一块,更敏感。当得知一个去年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纳米材料需要成果转化,她就和北大、中科院一起联手,准备将项目带回浙江。
“我要做一个全新湿巾的品牌。今年下半年这个公司就要成立,明年就要出产品。”应李一说。
“现在都在说新质生产力,我的理解是,种水果玉米,用管理来提高效率,用品牌故事来增加附加值,用生态的理念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有一点,从地区发展不均衡这个角度来看,如何资源共享,缩小南北差异和城乡差异,也是一种。”
在这位“玉米姑娘”看来,农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让更多资源来到农村,让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也是她想要探索的一个点。
为了让新质生产力青年的新技术、新想法、新模式能够赋能更多人和行业,共青团杭州市委、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推出“九千光年俱乐部”,致力于打造中国新质生产力青年学习交流平台,联合有能力影响未来的青年们,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周涛
通讯员 卜金 董倩
制图 李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