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领导人会谈吸引各方目光(中俄领导视频连线)
2023-10-19
更新时间:2023-10-19 08:19:23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17日,在拜登政府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定后,一众美国芯片企业股价应声下跌。截至当天收盘,英伟达股价下跌近5%,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两家公司股价也分别下挫1%左右。3家美国芯片巨头一夜之间,市值蒸发约5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0亿元)。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拜登政府上述举措将加剧其与向庞大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美国企业之间的分歧。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发表声明表示,这将会威胁整个美国半导体生态体系。
英伟达股价下跌近5% 资料图
“未来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新规定旨在弥补一年前美国政府宣布的出口管制中被认为存在的“漏洞”,而这些措施本身已经遭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强烈不满。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声称,做出这些改变是限制中国“获得可能推动人工智能和复杂计算机突破的先进半导体”。她同时还称,拜登政府无意在经济上伤害北京。
在新规定中,美国商务部还试图阻止芯片通过其他国家运往中国,将出口限制覆盖面扩大到中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与另外21个国家和地区。雷蒙多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以上规定未来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最新规定扩大了美国政府的权力。”《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美国政府来决定美国公司可以销售哪些产品,不可以销售哪些产品。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包括英伟达和英特尔为中国市场专门开发的高端人工智能芯片都将被禁止出货。而略低于这些门槛的“灰色地带”芯片现在需要通知政府,然后政府可以拒绝其销售。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表示,过于宽泛的单边管控措施会鼓励海外客户抛弃美国另寻出路,既无助于美国国家安全,更威胁美国半导体生态体系。该组织正在评估新规定的影响。
不仅是英伟达
美国一些芯片制造商高达1/3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近几个月来它们一直在激烈游说,但最新限制举措还是出现了。根据最新规定,英伟达包括A800和H800在内的芯片对华出口都将受到影响。这两款芯片是此前英伟达为应对芯片出口禁令,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
此外,英伟达的一款高端游戏芯片以及今年8月宣布的新款GPU产品L40S根据新规亦不能对华出口。英伟达表示,其“按时完成特定产品开发、为现有客户提供有关产品支持乃至为受限区域之外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能力都有可能受到美国政府上述新规的影响。
黄仁勋谈美国对华禁令升级影响 资料图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收入的20%至25%。英伟达最新市值约为1.09万亿美元。年报显示,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英伟达在中国收入为57.85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早些时候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2022年的管制措施已经让公司“束手无策”。他表示,禁令升级会进一步削弱美国芯片制造商的投融资能力。
不仅是英伟达,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这两家美国芯片巨头的对华出口业务也受到影响。据路透社报道,目前这两家公司都在积极开发相关竞品。今年7月,英特尔面向中国市场发布可便捷扩展运行大语言模型的云端AI训练芯片Gaudi2新品。新规出台后,英特尔Gaudi2芯片以及超威半导体旗下的人工智能芯片MI250都将不能出口中国。
受美国新规影响,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股价盘中下跌达2%。该公司发表声明称,美国此举可能导致阿斯麦对华出口出现中长期下滑,公司将寻求美国当局就有关新规实施的范围进行澄清。
国内相关厂商已提前储备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将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两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要求美国公司在向其运送材料之前必须获得许可。两家公司均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其中,壁仞科技发表声明称,公司将向美方有关政府部门积极申诉,并呼吁美国政府重新进行审视。摩尔线程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各方积极沟通,对于该事项的影响正在评估。
此外,有多家国内厂商在接受采访时向相关媒体表示,已提前接到消息,其中不少厂商已预先进行囤货。
美国此轮收紧的主要是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 资料图
通信行业专家、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此轮收紧的主要是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对中国产业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一方面,国内对这一类型芯片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相关厂商也已经提前储备。另一方面,国内已经能够生产出和英伟达A800和H800芯片水平相等的人工智能芯片,只是中国目前还缺少健全的生态系统。国内GPU产业会很快发展起来。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制裁中国的思路是,全面禁止出口一切能够在短期内有利于中国实现芯片突破的产品,但当前这一轮有“堵漏洞”意味的政策,短期内对中国影响有限,长期来看也会影响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创新迭代能力。而美方制裁毫无疑问会倒逼中国加速芯片自研。
针对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8日答记者问时表示,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美方不当管制严重阻碍各国芯片及芯片设备、材料、零部件企业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半导体企业损失巨大,其他国家半导体企业也受到影响。
延伸阅读:
中国宣布实施管制后 两种半导体原料出口"降至0"
中国海关9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锗和镓产品出口“降至0”。
这说明,中国此前宣布的对这两种用于制造芯片的关键金属所实施的出口管制,正在按计划实行。
用于制造芯片的关键金属锗和镓
美国CNBC财经网站和路透社今天都关注了这条消息。
9月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镓产品出口为零,7月份的出口量是5.15吨;
中国8月锗产品也没有任何出口,而7月的出口量是8.63吨。
上面两家西媒说,其中,7月份中国的锗出口是6月份的两倍多,因为在限制措施生效日期之前,海外买家抢购了最后一批不受限制的供应。
今年7月3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各个历史时期,从贵金属、农产品到能源,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原材料的争夺,始终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进入21世纪20年代,我们越来越依赖一系列新的关键原材料,包括稀土和锂、镓和锗等关键金属。从太阳能电池板、电池、风力涡轮机到应用于工业和国防的计算机芯片,都依赖这些关键原材料的供应。
而镓和锗是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关键原材料。
德国《经济周刊》统计说,西方国家使用的镓大约90%来自中国。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镓消费国,很大一部分供应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曾表态称,美国有锗储备,但没有镓库存。
欧洲人也很焦虑。近日一篇发表在“辛迪加项目”网站上的文章说,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将增长5倍。“然而,在供应方面,一个国家目前主导着市场:几乎90%的稀土和60%的锂都是在中国加工的。因此,欧盟几乎所有的稀土进口都依赖于中国。”
“欧洲必须严肃对待关键金属的问题。”
欧盟几乎所有的稀土进口都依赖于中国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以中国最近对镓和锗的出口管制为例,呼吁欧洲“加强经济安全”。她宣布,今年将召开欧盟新成立的关键原材料俱乐部(Critical Raw Material Club)的首次会议,努力减少“对中国等单一供应国的依赖”。
虽然某些欧洲领导人雄心勃勃地要寻求替代中国供应甚至在更广泛领域与中国“脱钩”的方案,但实际上,这件事远不像成立一个机构或开两次会、表几次决心这么容易。
9月19日,美国《外交政策》发表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很中肯:《美国不能阻止中国崛起,它应该停止尝试》
美媒称美国不能阻止中国崛起
文章谈到3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卫星技术。而如今,据美国方面统计,中国在太空中“拥有约540颗卫星”。同样,当美国在1999年限制中国使用GPS数据系统时,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今在某些方面,北斗比GPS要好。”
文章也谈到中国对两种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称美国若想在这方面“独立自主”,建设必要的开采和加工基础设施就需要至少3至5年的时间。这还不包括招募和培训熟练工人,以及为此类生产获得必要的环境许可。“只要亚利桑那州还在为台积电的制造工厂寻找合格工人而苦苦挣扎,迟迟无法解决国内工会反对进口外国熟练劳动力的问题,美国就不太可能发展出类似的关键材料加工能力。”
文章还说:“未能预见到中国的报复能力表明,美国没有一个深思熟虑和全面的方法来对付中国。”
实际上,中国政府在宣布管制这两种关键原材料出口时明确说过,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不过外媒都认为,这件事的起因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小院高墙”的技术封锁。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决定对两种用在芯片制造和通信设备的金属限制出口,就是反击美国、荷兰和日本的半导体管制措施。
法新社说,拜登政府近几个月加大了限制中国企业获得最先进半导体材料的措施。中方近期的举动表明,如果美方选择升级,中方会有下一步反应。
是的,不管外界怎样理解,中国有说到做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