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中国十大红茶品牌(中国十大红茶)

更新时间:2022-10-17 12:24:24作者:佚名

中国十大红茶品牌(中国十大红茶)

中国十大红茶品牌指的哪些呢?相信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红茶

祁门功夫

祁门功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黔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门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祁门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无穷。叶底微软红亮。

滇红工夫

滇红功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功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豪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著称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豪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功夫红茶。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滇红工夫茸豪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豪色可分为淡黄、菊黄、金黄等。其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多产的功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功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功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较弱,但回味鲜爽。

闽红工夫

闽红功夫茶系政和功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传统,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功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1)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豪,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2)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大佬山白琳、湖林一带。大佬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芽豪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种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豪夺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黑黄,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豪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3)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发布较广,主产福安、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功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功夫茶色泽鲜亮,条索秀丽。

本文标签: 红茶  中国十大  标签  

为您推荐

毛豆从种到收多少天 毛豆种多长时间可收

毛豆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90天左右。毛豆喜温怕涝,适宜生长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苗期适温为20-25℃,生长后期对温度敏感,温度过高提早结束生长,过低不能完全成熟。

2023-04-12 16:12

毛豆哪个季节的 这个季节有毛豆吗

毛豆早熟品种一般在夏季6-7月采收嫩荚;中晚熟品种通常是夏季7-8月收获,晚熟品种在秋季9月至10月下旬收获。中国南方地区可按不同品种的特性,选用早、中、晚熟品种互相搭配,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生产。

2023-04-12 16:12

毛豆去壳方法 去壳毛豆的做法

将毛豆的柄部以竖立的方式掰下来,并把毛豆一侧的丝去除;将毛豆夹在大拇指和食指间,注意要让尾部面对自己;用大拇指用力推壳内的豆粒,待外壳裂开后将豆粒取出即可。或者可以用牙签从毛豆的背面插进去,然后将牙签

2023-04-12 16:11

毛豆壳是什么垃圾分类 毛豆壳是属于什么垃圾

毛豆壳属于湿垃圾。湿垃圾是指日常生活垃圾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湿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芬绿植、过期食品等。湿垃圾投放要求: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直接倒入下水口;有包装物的湿垃

2023-04-12 16:10

毛豆腐是哪里的特产(毛豆腐是哪个地方的代表美食)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由于豆腐发酵后其中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因此烹饪后味道比较鲜美。

2023-04-12 16:10

毛豆开花打什么药 毛豆开花期能打药吗

毛豆花期一般不建议喷施农药,毛豆开花结荚同时进行,花期喷洒农药容易对毛豆结果造成影响。大豆是黄、青、黑、褐、双色等各色大豆的总称,我国约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起源于中国,中国种植的大豆作物约有九成

2023-04-12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