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蜈蚣的群居性(蜈蚣是群居还是单居)

更新时间:2023-05-07 06:29:19作者:未知

蜈蚣的群居性(蜈蚣是群居还是单居)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蜈蚣种群内的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蜈蚣种群内的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蜈蚣种群内的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本文标签: 蜈蚣  种群  特征  

为您推荐

蜈蚣的群居性(蜈蚣是群居还是单居)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

2023-05-07 06:29

蜈蚣的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特点描写

在夏季活动旺盛的季节里,可以观察到蜈蚣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白天,尽管也在窝内活动,但往往不离开窝到外面去采食,而到了晚上,蜈蚣常常爬出窝去捕获昆虫作食物

2023-05-07 06:29

蜈蚣养殖场场址选择与规划方法 蜈蚣养殖场场址选择与规划方法图片

山区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场,周围林木要离开蜈蚣养殖场围墙10米以外,避免遮荫或树根扎入场区影响修造饲养池。平原地区除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形外,还要考虑周围有

2023-05-07 06:28

养殖蚯蚓如何投料喂食(蚯蚓的饲料投喂方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

2023-05-07 06:26

蜈蚣栖息环境与养殖场地的选择(蜈蚣养殖技术及场地要求)

越冬多在向阳、避风、多石少土的山丘脚下的斜坡上或树根、大石堆、朽木、树洞、草垛、灶旁等处。我们曾于1975年11月在湖北省随县进行了调查,当时它们潜伏的深度一般

2023-05-07 06:26

如何建设蜈蚣增温型饲养场 蜈蚣养殖场

在一年中生长期较短是蜈蚣的生理特性之一,为打破滞育休眠期延长生长繁殖期,提高养殖环境的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增加养殖环境温度的热源,应根据不同地域和条件选择热源

2023-05-07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