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更新时间:2023-05-13 12:01:03作者:未知

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以及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一、温度对雏鸡生长的意义

温度对雏鸡生长的意义

雏鸡采食饮水的多少,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饲料的消化吸收是否正常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的关系。

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儿造成大量损伤和死亡。

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较弱,发育迟缓,引起啄癖,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二、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

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

秋季温度低且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避免因为温度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判断温度是否适宜,不能只看温度计的显示,应该注意观察雏鸡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好,饮水适度,温度低时扎堆靠近热源,发出叽叽的叫声。

过热时雏鸡远离热源,展翅张口喘息,发出吱吱的叫声。

三、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温度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天气的变化而灵活掌握:

1.对健壮的雏鸡可稍微降低些温度,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快。

2.夜间因为雏鸡活动量小,温度应该比白天高出1℃~2℃。

3.秋季寒流袭来时温度要适当提高。

4.断喙,接种疫苗等给鸡群造成较大刺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以减少损失。

5.雏鸡群状况不佳,处于临病状态或患病状态时,应适当提高温度。

秋季供暖时间应长一些,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应适当地降低温度以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一般每天降低0.3℃~0.7℃,也可每周降低3℃左右。当育雏温度降至白天最低温时就可停止白天的供暖,当夜间的育雏温度降至夜间的最低温度时,即可停止夜间的供暖。

目前较为理想的供暖方式是使用地炕、火炕或地面烟道,由于砖吸热比较多,散热比较稳定,一般应将燃煤口砌在墙外。

本文标签: 温度  秋季  灵活  

为您推荐

秋季育雏的温度要求,如何灵活控制鸡群的温度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

2023-05-13 12:01

秋天螃蟹养殖的几个注意点(养殖螃蟹有没有时应该注意哪几项)

首先,秋季气温多变,要注意防止水温剧变 秋天蟹池应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此外,在加注新水时应注意温差不超过3℃,以防河蟹发生感冒死亡。 其次,要注意及时出售性

2023-05-13 12:01

青虾养殖池塘如何科学投喂饵料(青虾的养殖池塘应该为多大)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食谱较广,饵料品种有米糠、麦粉、麦麸、豆饼、花生饼、酒糟、螺蚌肉、鱼肉、蚯蚓、水生植物茎叶及颗粒饵料等。在投喂时,应做到荤索搭配,植物性饵料与动

2023-05-13 11:28

鸽副伤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鸽子副伤

鸽副伤寒即沙门氏菌病,是鸽子一种常见传染病,秋季多发,体质较弱的青年鸽和幼鸽易感,此病可从蛋源带菌垂直传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病鸽食量减少,

2023-05-13 11:28

螃蟹雌雄分池精养新技术(河蟹雌雄分开养殖技术)

笔者近年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陈庄村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探索,取得雌蟹规格100-175克,雄蟹规格150-250克,平均每亩产量82.75千克,回捕率98%的理想效果,较未分养的池塘,规格、

2023-05-13 11:27

综合治理,防治病害 综合防治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人工养殖的主要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疾病在200种以上,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虾养殖病害,除对虾病害外,海外养殖的海带、紫菜、鱼类、鲍鱼、扇贝、牡蛎、滩涂贝类和淡水

2023-05-13 1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