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3-05-10 04:04:02作者:未知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母猪繁殖性能,就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疫病因素、环境因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因素等。 提高母猪繁殖力,但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期为3~8胎,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存活率也逐胎下降。据此,母猪的利用年限定为4~5岁,每年更新20%~25%,2~5胎龄母猪应占繁殖群的60%以上,6~7胎龄的占20%,对繁殖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利用年限,对繁殖力低的母猪可提早淘汰。

淘汰母猪的标准是:一是年龄4岁以上的;二是缺乳或泌乳力差的;三是2~3个情期配不上的;四是第三胎产仔在7头以下的;五是新生仔猪大小不匀的;六是有恶癖的。

2、缩短繁殖周期

缩短繁殖周期

母猪的繁殖过程分为配种期、怀孕期、泌乳期,从配种至泌乳期结束(仔猪断奶),称为一个繁殖周期。因为怀孕期114天是固定的,所以要缩短分娩间隔,必须从抓紧配种期和缩短哺乳期来实现,只要使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能保持中等体况,一般断奶后7天内都能发情。因此,可以将断奶至配种的间隔预定为10天,关键是必须抓住断奶后的第一个发情期,保证情期受胎率达到100%。

缩短泌乳期的潜力很大,传统养猪,习惯于60天断奶,极大地制约了母猪繁殖力的发挥。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泌乳期缩短为35天,一般都可以做到,且对断奶后母猪发情和受配及后来仔猪育成均无影响,这样,繁殖周期可缩短到159天,即一年可产2.29窝仔猪,除去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实际可产2.2窝,比60日龄断乳的母猪年多产0.3窝。仔猪提早补料是提前断乳的根据,提前断乳是缩短繁殖周期的关键。

3、增加窝断乳仔猪数

窝断乳仔猪数受窝产活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死亡率这两方面的制约,其中提高窝产活仔猪数又要靠增加母猪排卵数、提高母猪受精率,降低胚胎和胎儿死亡率来实现。

从技术措施上说,要使母猪一窝多产仔,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供应,使母猪常年保持种用体况;初产母猪配种前短期优饲催情,每天适当运动;做到适龄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肉猪生产,充分利用杂种势,进行双重配种;怀孕母猪不可喂发霉变质、冰冻或酸性过大、含酒精较多的饲料;防止拥挤、咬架、鞭打、惊吓和追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在高温季节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减少胚胎死亡。

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是增加窝断乳仔猪数的另一重要因素。据统计,仔猪从出生到断乳前的死亡率通常为15%~20%,而且大部分(60%~70%)死亡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仔猪断乳前死亡原因很多,但压死和冻死占总数的50%以上。因此,加强泌乳期的饲养管理,特别是前期管理,对减少仔猪断乳前死亡数极为重要。

本文标签: 母猪  因素  性能  

为您推荐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母猪繁殖性能,就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疫病因素、环境因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因素等。

2023-05-10 04:04

待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配种前饲养与管理的要点?

即将配种的后备母猪,仔猪断乳后的成年母猪称为待配母猪(或空怀母猪),加强这个时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使其尽快达到正常的繁殖体况和正常的性机能活动,做到适时配种,全配全

2023-05-10 04:03

不同情况下的母猪催乳方法 母猪产后用什么来催乳

母猪在哺乳期间,常常发生泌乳不足、仔猪缺奶的情况。造成泌乳不足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不同情况下的母猪催乳方法。 哪些情况下需进行母猪催乳 造成泌乳不足的原因很

2023-05-10 04:03

母猪下崽前的征兆(母猪下崽前的征兆痤疮)

母猪临产前是有许多征兆的,一个合格的管理员是能从中推断出母猪何时下崽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下崽前的征兆有哪些,以及母猪分娩前要做哪些准备。 母猪下崽前的征兆 观察

2023-05-10 03:29

母猪分娩前症状有哪些(母猪分娩前什么症状)

母猪分娩前有不同的征状表现。准确掌握母猪分娩时间,有助于做好接产准备工作和临场接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分娩前症状有哪些。 母猪分娩前的症状 母猪

2023-05-10 03:28

母猪采食量下降的原因 母猪采食量低怎么办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提供大量乳汁哺乳仔猪,消耗较多精力和营养。因此,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乳窝重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

2023-05-10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