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豚鼠的生理特征 豚鼠的生物学特征

更新时间:2023-05-15 20:16:52作者:佚名

豚鼠的生理特征 豚鼠的生物学特征

豚鼠体型短粗而圆,头较大,眼大而圆还明亮,耳圆,上唇分裂,耳朵短小。四肢短,前脚具4趾,后脚3趾,无外尾。人工培育许多品种,除安哥拉豚鼠披长毛外,体毛皆短,有光泽。体毛有黑、白、灰色、褐、巧克力色等,也有具各色斑纹的。

1、体内(肝脏和肠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人、灵长类及豚鼠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酶,因此饲养豚鼠时,需在饲料或饲水中加维生素c或给新鲜蔬菜,当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坏血症,其症状之一是后肢出现半瘫痪,冬季尤其易患,补给维生素c,则症状消失。

2、耳窝管敏感,便于做听力实验,豚鼠对700~2000周/秒纯音最敏感,如常用2000周/秒音频来观察新霉素对内耳毒性的研究。

3、能耐低氧、抗缺氧,比小鼠强4倍,比大鼠强2倍。

4、对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马耳他热布鲁氏菌、白喉杆菌、q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很敏感。

5、豚鼠易引起变态反应,血清诊断学上的补体即是由豚鼠血清制成的。

6、豚鼠的胸腺全部在颈部,位于下颌骨角到胸腔入口中间,有二个光亮、淡黄色、细长成隋圆形、充分分叶的腺体。肝分四个主叶和四个小叶。肺分七叶、右肺四叶左肺三叶。

特种动物饲养管理方法

豚鼠的生理特征

7、豚鼠的性周期为16.5(12~18)天,妊娠期68(62~72)天,哺乳期21天,产仔数3.5(1~6)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并有产后性周期。动物性周期分为多周期(一年有多次性周期)和单周期(一年有一次性周期)二大类。除灵长类以外,所有哺乳动物的生殖周期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有些动物如狗、猫、猪、马、牛等仅在生殖季节才有这种周期性变化,其余时间生殖器官处于萎缩休息状态,但小鼠大鼠、地鼠、豚鼠等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全年都表现出生性周期的往返循环。

8、豚鼠正常体温38.6(37.8~39.5)摄氏度,心跳频率280(200~360)次/分,呼吸频率90(69~104)次/分,潮气量1.8(1.0~3.9)ml,通气率16ml(10~28)/分,耗氧量816毫米3/g活体重,血压75-120毫米hg,红细胞总数5.6(4.5~7.0)百万/(毫米3),血红蛋白14.4(11~16.5)g/100ml血,白细胞总数5000~6000毫米3,血小板11.6万/毫米3,血浆总蛋白5.4(5.0~5.6)g%,血容量占体重的6.4%,染色体32对,寿命5~10年。

本文标签: 豚鼠  生理  特征  

为您推荐

豚鼠的生理特征 豚鼠的生物学特征

豚鼠的生理特征 豚鼠体型短粗而圆,头较大,眼大而圆还明亮,耳圆,上唇分裂,耳朵短小;四肢短,前脚具4趾,后脚3趾,无外尾。人工培育许多品种,除安哥拉豚鼠披长毛外,体毛

2023-05-15 20:16

竹鼠引种要注意哪些问题?(竹鼠的养殖条件和技术)

竹鼠引种 目前竹鼠种源较缺乏,远途运输种鼠不容易,且价格不低。贫困山区农户要发展竹鼠养殖,关键是解决种鼠来源。南方山区盛产野竹鼠,就地捕捉野生竹鼠,或在当地市场购买

2023-05-15 20:16

刺参的稚参人工培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如何

(1)水温:水温对稚参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成活有极大的影响。当培育水温低于21℃时,稚参不活泼,摄食量少,10天左右陆续死亡,1个月后的成活率仅为4%;培育水温超过30(、时,前期生

2023-05-15 20:14

母竹鼠吃仔的原因有哪些?(竹鼠吃自己仔)

母竹鼠吃仔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养殖户都遇到过母竹鼠吃仔的现象,为何会吃仔,只要搞清楚其原因,找到根源,就有办法对付了,母竹鼠吃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保护幼崽的

2023-05-15 20:14

刺参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l)控温方法目前,最经济的控温方法有: ①夏季用海带育苗排放的低温水进行降温,冬季用鲍鱼苗种培育排放的高温水进行升温。 ②利用坑道冬暖夏凉的地温特点调节水温,在夏季最高

2023-05-15 20:14

复齿鼯鼠形态与分布 复齿鼯鼠是什么

复齿鼯鼠成兽体长约24厘米,尾长与体长几乎相等,尾呈长圆舵形,具有蓬尾,平素习惯置于背上。前足四指,后足五趾,皆具爪。爪呈钩状,极锐利。后肢长于前肢,前后肢间具有被毛

2023-05-1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