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案例及分析 牛前胃迟缓怎么调理
2023-05-06
更新时间:2023-05-06 05:39:12作者:未知
【案例一】某养牛户有一头胎奶牛,产后12天日产奶34千克。自产后40天左右,产奶迅速减少,不吃精料,饲草也只能吃到平时的2/3,明显消瘦。随后出现蹄漏、褥疮、腹泻,到产后50天时每天只能产9千克奶。曾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均未见效。作血液化验,幼稚型和成熟型附红体100%。用防治中的处方综合调理后,一次即见食欲好转、产奶增加。经4次治疗后食欲恢复,日产奶量达22千克。为了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随后又注射牛用干扰素2支,并对蹄漏和褥疮的外科处理,治疗后的10多天日产奶量又恢复到30多千克。健康状况维持了大约4个多月,重又出现不吃精料,奶产量迅速下降的症状。随即义用上述方法治疗,症状又趋缓和。
【分析】该病例可能因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产奶性能高,当发牛附红体感染后未能及时治疗所致,表现极度虚弱状态。经过临床治疗后,症状刚有好转,产奶量立即上升,元气未得恢复。另外,目前缺乏真正有效杀灭附红体的药物,如出现症状后不予及时调理,必定会加快其淘汰。该病例因在附红体的侵袭下,终至百病缠身,不得不于第三胎产后不久淘汰。
【案例二】某奶牛场有一头产第一胎时已达32月龄的奶牛,产后15天产奶达36千克。维持大约20天后产奶量逐日下降,50天日产奶25千克左右,然而此时已表现出精料食入量减少,鼻流稀黏清亮鼻汁,抵槽而睡现象。经采血检查,幼稚型附红体达96%。用上述方法调理后,产奶量恢复到30千克,该病例随后几乎每月治疗一次。日产奶30千克以上连续产了7个多月。
【分析】该病例由于治疗及时,所以产奶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病例三】某牛场有一头奶牛,膘情中等,食欲良好。产第一胎时,检查血液附红体感染率极高。由于该牛骚动无法用药。产后泌乳高峰期日产奶达33千克,该牛产奶均匀,然而未见虚弱状态。而第二胎、第三胎泌乳高峰期也未突破33千克。到第四胎分娩后,屈腱挛缩小能站。精神、食欲、体温均正常,与生产瘫痪截然不同。按附红体治疗,连续4次站起。第四胎泌乳高峰期达49千克。
【分析】该病例前几胎本已摧患附红体,虽然产奶量较好,通过优良的饲养管理使其末表现出临床症状,显然产奶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到第四胎终因产奶较好,积患较深,导致小能站立。
【案例四】某奶牛场有一头二胎奶牛,千奶停料后第4-5天不能站。临床检查精神状态、饮食欲、胃肠蠕动,排粪尿末见异常。驱其站立时,前肢正常伸缩负重,而后肢负重站立时,则系关节屈曲,蹄前壁触地。按附红体治疗,用药第三次自行站立。
【案例四】某奶牛场有一头二胎奶牛,干奶停料后第4-5天不能站。临床检查精神状态、饮食欲、胃肠蠕动,排粪尿未见异常。驱其站立时,前肢正常伸缩负重,而后肢负重站立时,则系关节屈曲,蹄前壁触地。按附红体治疗,用药第三次自行站立。
【分析】近年来,遇到此类病例较多,临床表现与产科学中介绍的孕畜截瘫相似。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附红体导致代谢活动紊乱,产酸产酮过多,而使负重较重的后肢屈腱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