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法,附牛口蹄疫的症状

更新时间:2022-08-21 08:38:49作者:未知

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法,附牛口蹄疫的症状

病牛首先要加强护理,用高锰酸钾溶液、福尔马林、明矾或醋酸或食醋洗口,在溃烂面上涂抹碘甘油或硫酸铜,用来苏儿、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浸蹄。挤奶时应定期消毒,用温水清洗,然后涂上青霉素软膏或磺胺软膏,挤奶时,动作应该很轻。还可应用强心剂和营养补充剂、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用葡萄糖或盐水加入抗生素输液治疗。

一、牛口蹄疫的症状

1、牛口蹄疫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口水,立即在唇内、牙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位柔软肌肤及乳房肌肤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腐烂斑点,随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形成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点。

2、生病的牛大量流口水,不吃也不吃,蹄疼得跛脚,蹄壳脱落。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小牛中,由于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的发生,死亡率很高。

二、预防牛口蹄疫

1、预防接种:认真进行早期预防接种,免疫时首先要弄清当地或邻近地区流行的本病毒毒型,根据毒型选择弱毒苗或灭活苗。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可用于疫区和受威胁的畜禽,尤其是控制疫情,保护幼畜。

2、紧急扑面:发生疫情时,应当根据我国有关条例,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紧急灭绝措施,由发病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发布卦锁令对疫区、疫区进行封锁,严禁人畜交往。杀死、销毁病畜及其同一群畜,消灭疫源。组织消毒工作,随时消毒和消灭畜舍和污染环境。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定毒型,用相应的疫苗对易感牛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封锁区最后一只病牛死亡、急杀或痊愈后14天,可全面彻底消毒解除封锁。

3、疫区消毒:消毒时可使用2%氢氧化钠、2%福尔马林或20%-30%热草木灰水、5%-10%氨水等。

三、牛口蹄疫的治疗

病牛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舍清洁干燥通风,提供柔软的饲料(如青草、面汤、米等)和清洁的饮用水,经常消毒圈舍,加强护理的同时,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治疗。

1、口腔治疗: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0.2%福尔马林、2%-3%明矾或2%-3%醋酸或食醋洗口,在溃烂面上涂抹10%-20%碘甘油或1%-3%硫酸铜,也可以涂抹冰硼散、豆面和各种抗菌药膏,都可以有很明显的效果。

2、蹄部治疗:3%来苏儿、1%福尔马林或3%-5%硫酸铜溶液浸蹄。用水洗净后,也可以涂抹抗菌软膏,涂抹20%的碘甘油,用绷带包扎。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多洗蹄子,以免潮湿和痊愈。

3、乳房治疗:挤奶时,应定期消毒,用温水清洗,然后涂上青霉素软膏或磺胺软膏。挤奶时,动作应该很轻。

4、并发治疗:患牛并发症或恶性口蹄疫时,除局部对症治疗外,可应用强心剂和营养补充剂、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用葡萄糖或盐水加入抗生素输液治疗,或在饮用水中加入烧酒,病后20天以上牛全血或血清

本文标签: 口蹄疫  治疗方法  症状  

为您推荐

毛豆从种到收多少天 毛豆种多长时间可收

毛豆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90天左右。毛豆喜温怕涝,适宜生长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苗期适温为20-25℃,生长后期对温度敏感,温度过高提早结束生长,过低不能完全成熟。

2023-04-12 16:12

毛豆哪个季节的 这个季节有毛豆吗

毛豆早熟品种一般在夏季6-7月采收嫩荚;中晚熟品种通常是夏季7-8月收获,晚熟品种在秋季9月至10月下旬收获。中国南方地区可按不同品种的特性,选用早、中、晚熟品种互相搭配,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生产。

2023-04-12 16:12

毛豆去壳方法 去壳毛豆的做法

将毛豆的柄部以竖立的方式掰下来,并把毛豆一侧的丝去除;将毛豆夹在大拇指和食指间,注意要让尾部面对自己;用大拇指用力推壳内的豆粒,待外壳裂开后将豆粒取出即可。或者可以用牙签从毛豆的背面插进去,然后将牙签

2023-04-12 16:11

毛豆壳是什么垃圾分类 毛豆壳是属于什么垃圾

毛豆壳属于湿垃圾。湿垃圾是指日常生活垃圾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湿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芬绿植、过期食品等。湿垃圾投放要求: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直接倒入下水口;有包装物的湿垃

2023-04-12 16:10

毛豆腐是哪里的特产(毛豆腐是哪个地方的代表美食)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由于豆腐发酵后其中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因此烹饪后味道比较鲜美。

2023-04-12 16:10

毛豆开花打什么药 毛豆开花期能打药吗

毛豆花期一般不建议喷施农药,毛豆开花结荚同时进行,花期喷洒农药容易对毛豆结果造成影响。大豆是黄、青、黑、褐、双色等各色大豆的总称,我国约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起源于中国,中国种植的大豆作物约有九成

2023-04-12 16:09